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陆川电影《可可西里》中细节处理及其作用.doc

浅谈陆川电影《可可西里》中细节处理及其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陆川电影《可可西里》中细节处理及其作用

浅谈陆川电影《可可西里》中细节处理及其作用   【摘 要】陆川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了人文类电影《可可西里》。本文从影视细节方面入手,探讨细节在影片中的作用及美学意义。从细节使主题可视化、使人物具体化、使氛围意境化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陆川由点及面,逐一递进,完美地展示了浓郁的思辨色彩。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人在面对生活的不同选择、人在信仰上的坚守、人在生死之间的抉择等等 【关键词】陆川;《可可西里》;细节;作用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33-02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在短暂的百年历史中历经沧桑但仍然能够引领潮流,因为它能够容纳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大艺术,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1]。众所周知,画面是构成电影的基本要素之一,而细节又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之一。电影中对主题的表达、对人物的塑造、对情节的推进,都需要通过对各种细节进行补充处理才能完好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2004年陆川以纪录片形式拍摄的人文类电影《可可西里》,叙述了一个武装巡山队守护当地藏羚羊的故事,在茫茫风雪中,他们面对过饥饿、寒冷、枪战……但他们从未停止过追寻卖皮人的步伐。群山万里,鲜血晕染了可可西里,队长日泰用生命守护了自己神圣的家园,守护了在草原上奔跑的藏羚羊群。在十七届东京电影节上,《可可西里》凭借大气磅礴的气势和真实感一鸣惊人,斩获评委会大奖,同时也获得国内第25届香港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的荣誉。陆川导演想要表达的宗教信仰、袍泽之情、人与自然等丰富的主题均能从本片许多形象的细节中找到影子 一、细节使抽象的主题可听化,可视化 景框内的空间,即电影的世界。空间中所有动作的安排、布景和道具、构图方式以及如何拍摄等都能传达导演的意图,或者说是能够表现某种隐喻或象征意义,这就是电影的细节,易被忽视却又实实在在引导观众深入影片主题。就《可可西里》而言,有这样一处构图,巡山队的车陷入了冰河中,大家齐心协力将车拉出。此时拍摄的是全景,摄像机距离人物很远,人基本处于画面中央,在构图上,银幕的中央往往是注意的焦点,是画面的主导,而在画面上人们仿佛是一条连接天地的纽带,是天与地的分界,而这条分界线在天地万物之间却又显得极其渺小。庄子有句话“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乾坤天地催生了万物,然而,时代的日新月异却让草丛变沙漠,森林变荒芜,可可西里作为中国境内最后的原始荒原,它那来自原始的残暴和无情让巡山队员一次次陷入绝境。但,可畏的是人生来并不孤独,导演借小比大,将人之小与乾坤之大相比,将人力之微弱与自然之庞大相比,上天赐予我们的生命并非沧海一粟,而是浩荡无比,正所谓“事在人为” 不论是拍电影还是写作,在艺术创作上都异曲同工之妙。首尾呼应作为写作时深化主题的常用手法也巧妙地运用在了电影中。如《可可西里》,开头秃鹰直飞而下,镜头拉过去,是强巴干净赤裸的背,天葬师挥刀,众人吟歌哀悼,结尾日泰赤裸着身子,固定镜头,天葬师身着红衣为其擦拭,众人吟歌哀悼。本片以葬开头,以葬结束,显然,导演已经将主题提升到关注死亡的高度,说是生命轮回也好,命运无常也罢,但这永远是一个风雪尘沙中傲立不倒的男子汉的绝唱。李敬泽说陆川这部电影是中国美学史上的革命。一部没有批判,没有哀悼,没有鞭笞,没有歌颂的电影,却道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细节的表现方式有多种。从蒙太奇的介入,时空的交替,虚实的切换,都能够深化主题,而感性的导演,例如《可可西里》的陆川,他希望以朴实、真实感染欣赏者。从美学上说,感性的导演会更注重影片以外的东西,基本上,它是由众多混乱的现实中选择部分给观众看,所以它是一种“孤立凸显”的技法,能够引导欣赏者看到曾经容易忽视的事物[2] 二、对人物细节的捕捉能更好地塑造和表现人物 希区柯克说:“选角就是塑造角色。”整部影片只有三位演员科班出身,饰演日泰的是西藏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多布杰,藏族出身的他能更好融入环境和角色。对于主要角色来说使用科班出身的演员是必要的,因为有些专业上的把握和表演的张力还是不同于普通人,但是陆川却只在主角上做了处理,对于其他角色,他还是坚持使用群演。例如,马占林的角色名字和本名一致,还有那些饰演队员的群演很多曾经就是巡山队的一员。另外,他还在采访时提到,其中有一位群演曾经是青藏路上的工人,在拉萨和警察打架判了三年,有场戏,那种蹲着的感觉就像他的过去,这是很辛酸的,生命的经历丰富了电影的生命力[3]。的确,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恰恰是生活教会了演员如何去演戏,在影片中你可能因为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而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身临其境,这便是电影的魅力,而这个魅力的来源便是对细节的精确把握和处理 多布杰饰演的日泰作为影片的主角,他是一个父亲,是一个巡山队队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