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北地区夏玉米倒伏原因及防御措施
淮北地区夏玉米倒伏原因及防御措施 摘要 通过对淮北地区夏玉米不同倒伏类型、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防御措施,以期为夏玉米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倒伏;原因;防御措施;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50-01
近年来,随着紧凑耐密玉米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密植玉米的丰产性已为广大农民所认知。但是随着玉米种植密度逐年增加,密植带来高产的同时也增加了发生倒伏的风险,淮北地区由于夏玉米生长在6―9月,此期正是一年中强降雨和大风最为集中的季节,所以每年玉米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尤其是中后期倒伏后不但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倒伏后无法进行机械收割,因此还会严重影响秋收进度
1 倒伏类型
玉米倒伏通常分为根倒伏、茎倒伏以及茎倒折3种类型。一是根倒伏。植株连同根系一同倒伏现象称之为根倒伏。如果玉米的根系生长较弱,其固定能力将大打折扣,加之遇到大雨天气或灌溉较多水后,此时土壤会变得松软,出现根倒伏。二是茎倒伏。因玉米茎基部和中部无法支持植株重量而发生倾斜弯曲的现象称之为茎倒伏。茎倒伏多为暴雨所致。三是茎倒折。茎倒折多发于拔节期和抽雄以后,表现为在基部以上的某个节部或者节间发生折断。引发茎倒折的原因有玉米植株机械组织生长发育不良导致较为脆弱,此外玉米螟等虫害也将严重影响玉米茎秆的抗风能力,加之该生长阶段容易发生强降雨与大风等自然灾害,从而引起茎倒折
实际生产当中,玉米倒伏情况较为复杂,同一块玉米地中往往会同时出现多种倒伏类型
2 倒伏原因
2.1 品种选择不当
不同的玉米品种其抗倒伏能力差别很大,某些品种根系不发达、根茎脆弱、植株却长得很高大,这样的玉米品种则较容易出现倒伏问题
2.2 种植密度不当
随着郑单958和先玉335等密植品种的推广使用,给农民造成越密植越高产的错误认识;加上当前玉米基本都是机播,不间苗、不定苗造成玉米密度过大,茎秆脆弱,后期遇大风大雨易倒伏[1]
2.3 肥料使用不合理
部分农户为省事,玉米使用“一炮轰”复合肥,造成前期长势旺,植株增高,容易倒伏;另外,还有部分农户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造成玉米苗弱、茎秆韧性差,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2.4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前期地下害虫不防治,导致抽雄后病虫害频发,如玉米螟、蚜虫等虫害严重影响玉米健康生长,茎腐病、纹枯病等病害非常容易造成倒伏[2]
3 倒伏的危害
3.1 严重影响生理活动
如果倒伏情况较轻,经过玉米自身5~7 d的自然修复基本可以恢复正常,对后期玉米的整体产量影响不会太大。如果倒伏情况较为严重,会造成根系断裂、茎秆扭曲、折断等损伤,直接对玉米植株的生理结构造成严重破坏,从而严重影响其生理活动,对产量也存在一定影响
3.2 影响最终产量
如若在玉米抽雄前后发生倒伏,将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因为这个时期是玉米新陈代谢旺盛时期,也是叶片生长繁茂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期间出现倒伏则会影响玉米田地的通风透光性,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造成雄穗分支及花粉量减少,导致雌穗发育不良,从而严重影响产量
3.3 容易诱发病害蔓延
由于倒伏会造成玉米植株的机械损伤,为病虫害的侵染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发病概率。此外,倒伏还将对玉米生理活动造成影响,大大降低玉米的抗病能力
3.4 增加田间管理难度
玉米倒伏后,其茎秆交错盘压,为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后期收获等均带来了不便
4 倒伏应对措施
4.1 拔节前后的倒伏
在玉米拔节前如降水过多容易出现涝渍现象,此时容易发生倒伏,但由于此时玉米植株的恢复能力较强,对于该阶段发生的倒伏通常情况下无需进行人工扶起,只需及时将田间积水排除便可。如果在拔节后出现倒伏,在不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下,通常可以自然恢复,对后期正常授粉影响不大[3]
4.2 抽雄授粉前后的倒伏
该时期的玉米植株已经长得较为高大,如果在此时发生倒伏将很难自然恢复,且一旦倒伏后对植株光合作用、生长发育、授粉结实等均存在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此时一定需要人工扶起,且应当遵循“早、慢、轻”的操作原则。具体应在发生倒伏后1~2 d内进行突击扶起,如果发生根部受损情况,在扶起时应当避免二次伤害,且尽量2个人配合进行扶起操作,其中一人抓住植株上部慢慢拉起,另外一人进行根部培土。一旦植株弯曲向上生长就不能再进行扶直,此时应当及时追施尿素,施肥量以75~150 kg/hm2为宜
4.3 灌浆后的倒伏
灌浆发生倒伏的玉米植株同样很难自然恢复,对于根倒伏的植株,应当用竹竿轻轻挑动植株,尽量使其慢慢恢复生长。对于茎倒伏的植株应当视其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倒伏较为严重的地块,应当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