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高压工程大截面导线高效压接机研制
特高压工程大截面导线高效压接机研制 摘 要:目前国内输电线路中普遍采用的液压压接机压接力在300T以下,对1250mm2截面导线进行压接模数至少需要5模,文章研究的600T吨液压压接机实现了2模压接完毕,提高1250mm2大截面导线用耐张及接续压接效率及压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关键词:压接机;高效;压机质量
目前,特高压电网输电中1250mm2大截面导线是国内架空线路适用最大截面的导线,与其配套施工的工器具的研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对其配套金具及施工机具的研制将提高我国架空线路送电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而液压压接机,是一种电力输电线路施工或维修,对导线或钢绞线耐张及接续管进行压接的专用液压设备
1 工作原理
导线压接机由液压泵站、压接钳、压模、移动机构组成,其中液压泵站(包括动力源)提供高压油,压接钳为液压缸结构可装夹压模,移动机构可以将液压钳移位。工作时,将被压接件放入压接钳内的压模中,移动机构将压接钳移动到需要的合适待压接位置,液压泵站提供液压高压油推动液压钳工作,进行压接
如图1压接过程示意图所示:
2 主要技术参数
3 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3.1 液压泵站的研究
首次提出600T液压压接机,对于1250mm2大截面导线用耐张或接续管的铝管实现2模压接完成,提高施工的压接效率和压接质量
分析市场中各类液压泵站参数规格及性能,结合1250mm2截面导线用600T液压压接机特点,选择合适的泵站油压;对于大吨位液压接机,油缸直径较大,增大液压油流量,实现对油缸快速充油,提高压接效率,基于此选择合适的液压油流量;选择合适的动力源及油液冷却系统,最终确定研制满足需求的液压泵站
3.2 压接钳、模具的结构研究
满足大吨位压接机的强度要求下,各部件体积和重量尽量小,关键部件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液压缸通常在高压状态下工作,需对缸体的密封性进行重点研究;基于1250mm2大截面导线接续管或耐张铝管压接长度,减少模压次数和提高压模质量,便于施工
压接模具与钳体活塞和模具定位块为卡槽式结构设计,压接模具中间设计有环形槽,在活塞和模具定位?K上设计伸缩式定位销,模具安装到位后伸缩式定位销伸出卡在模具环形槽内部,防止模具在压接过程中的前后移动,安全可靠。同时钳头设置有模具定位检查块用来检查模具定位情况和便于更换模具,模具定位检查块与模具的轴向间隙为1mm;模具定位检查块可以随检查旋钮45°角旋转;在更换模具时将活塞移动至最低端,然后将检查块旋转至45° 角位置,这时可以进行更换模具作业,模具更换好后,再将检查块旋转到位,如果模具没有装好,则定位检查块在旋转过程中将出现干涉
3.3 移动轨道的研究
大吨位液压压接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为便于施工,研制合适的移动机构。通过整体平台在导轨中实现移动,方便导线压接。移动轨道主要由手轮、刻度盘、定位装置、卡紧装置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4 设备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1)系统额定压力80MPa,可以有效的减小油缸的缸径,减轻液压钳的重量;同时80MPa的配套的液压泵阀的技术和密封技术也是很成熟
(2)液压泵站具有高、低双速控制,施工压接效率高
(3)顶盖采用圆弧拱形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顶盖的重量的同时保证其强度
(4)实现2模完成导线压接,施工效率高,压接质量高
(5)压接钳可以沿轨道行走,调整压接位置方便快捷,劳动强度小
参考文献
[1]应伟国,胡旭光,黄旭骏.架空导线耐张压接管压接尺寸与机械载荷的验证[J].浙江电力,2010(7):14-16.
[2]DL/T5285-2013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3]GB50233-200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S].北
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4]Q/GDW571-2010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5]刘光誉.浅谈交流特高压工程大截面导线压接质量控制[J].河南科技,2014(11):52-53.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