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

简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   【摘 要】语文这一学科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一门学科,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既有知识能力,又有内在高尚品德的合格的人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教育 人物形象 道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46 《高中语文新?n程标准》中说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语文的课程性质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文本作者和文本人物身上的高尚的精神品质,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实现语文的育人功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高中语文实施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从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特点上看,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个部分,所选文本包括古代诗歌散文、现代诗歌散文、古今中外小说戏剧、新闻报告文学、文艺评论随笔、自然科学小品等,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题深刻。这些文本中或透露出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或透露出历经沉淀的人生感悟,或透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或透露出崇高伟大的光辉精神,或透露出值得传承的高尚道德……我们在备课时要挖掘这些闪光点,在授课时渗透给学生,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的洗礼,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其次,从社会现状上看,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我们忘不了“小悦悦”事件中那冷漠的18个路人;我们忘不了奋力救人却被诬告成肇事者的无辜司机;我们忘不了为了私利而不顾别人性命的“三鹿奶粉”;我们忘不了一个个拥有无数楼房的“房哥”“房姐”们……这些现象警示我们现在急需构建并巩固人们心中的道德底线,不能任由其一再滑坡 青少年正是最易受外界事物影响的时期,心理不成熟、不稳定,加上现代信息来源广、传播速度快,我们无法为学生屏蔽负面信息,所以我们教师只能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明辨是非,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迷惘,帮助学生抵挡负面信息对自身道德价值观的冲击。因为我们知道,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一旦受到冲击,甚至被破坏,后果不堪设想,还记得那一个个惨剧吗?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马加爵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个人,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后,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李天一因无证驾驶宝马车并打人,被收容教养1年……这些走上极端的青少年本应有美好前程,但因其道德观存在问题而走上歧途,令人感到遗憾 二、高中语文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1.了解作者生平事迹,汲取榜样力量。文本作者本身就是一块块丰碑,一个个标杆,他们身上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在思想道德上为学生树立了一个个榜样,学生通过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就会感受到崇高的精神,不断受到鼓舞,并自觉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我们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雄心壮志,感受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就会了解史铁生坚毅厚实的人格魅力,感叹他与死神赛跑的坚持勇气,佩服他死后捐献器官的大爱无疆;我们学习屈原的《离骚》,就会赞叹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刚直不阿,痛心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为国为民,此外还有“硬汉”海明威、忍辱负重的司马迁、专心写作的曹雪芹、救国救民的鲁迅……这些作者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们的事迹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指明了人生的方向,为学生树立了道德的丰碑 2.品味人物形象,树立道德典范。文本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鲜明,有血有肉,这些人物形象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力量,我们在备课过程时应进行深入挖掘,适当补充资料,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了解,去体会,去践行。我们学习《苏武传》,了解到苏武抵制了李陵的劝降,反抗了匈奴单于的逼迫,忍受饥渴,以雪和旃毛维生,依旧手持汉朝符节,我们为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和不屈气节所震撼。学生在赞颂这一人物形象的同时,就会明白坚守气节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精神。我们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理解到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主动避开与廉颇的矛盾,一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使得廉颇负荆请罪,知错能改,二人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千古美谈。我们为蔺相如身上表现出来的无私为国和廉颇身上表现出来的知错能改所折服,学生在佩服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同时,就会明白为国为民和知错能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