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人”科技发展对既有法律思维与制度之冲击论文.docVIP

“复制人”科技发展对既有法律思维与制度之冲击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制人”科技发展对既有法律思维与制度之冲击论文.doc

   “复制人”科技发展对既有法律思维与制度之冲击论文 美国国家科学院于2001年8月7日在华府举办“复制人”学术研讨会,邀请包括赞成与反对复制人计划的学者专家与会,引起媒体重视,纷纷以极大版面报导。(注:以台湾平面媒体为例,从8月8日至8月11日之报导,《中国时报》五则,《联合报》六则,《自由时报》六则.freelediation)等技术。基因科技研究之对象除人以外,尚及于动物、植物及其他生物。(注:“一般说来,基因工程是专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同源的或异源的、原核的或真核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DNA片段)与载体系统(病毒、细菌质粒或噬菌体)的DNA组合成一个复制子。这样形成杂合分子可以在复制子所在的宿主生物或细胞中复制。继而通过转化或传染宿主细胞、生长和筛选转化子,无性繁殖使之成为克隆。然后直接利用转化子,或者将克隆的分子自转化子分离后再导入适当的表达体系,使重组基因在细胞内表达,产生特定的基因产物。”转引自郑文雄主编:《生命的密码》,中国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199—200。)从基因科技之研究、运用、程序、方法上,专就人类部分观之,可产生甚多面相,例如:一、基因检测分析。二、基因治疗(genetherapy),即利用基因改正的细胞代替或补充受损的细胞,而对遗传缺陷作的改正。三、基因转移(genetransfer),即用重组DNA技术将基因从一种引入他种之中。四、器官复制,主要是经由干细胞分化成人体组织,希望制造出人类或病患所需的各类细胞、组织,甚至器官,然后进行人体移值。五、无性生殖,自从英国科学家创造出桃莉羊后,已广为社会所知。本文属于后者。 集基因科技研究之大成,乃是制造“复制人”。一般人重视的是,该“成品”推出后所造成的影响与冲击,渐渐忽略其“制造过程”衍生诸多法律问题,如胚胎、干细胞的法律地位,各种基因操控的法律关系等。考虑篇幅,自然无法从过程到结果,一一分析。本文预设复制人将成真,推估随该成果可能产生之利弊得失。 二、“复制人”科技应否积极发展之意见光谱 无性生殖之所以被称为“复制”,是新生命之形貌将酷似提供体细胞的个体(人或动物),并可保有其特色,在动物的繁殖及育种上极具意义,因为它打破了有性生殖“二合一”之基因组合,并颠覆“演化不可逆”定律。所幸,这个所谓被“复制”之人,胚胎仍须在子宫内发育,(注:胚胎除了可以植在提供体细胞女性自己子宫内,未来不排除植在与人类怀孕期相近之母猩猩的子宫内(至目前为止,尚若卵子和DNA来自不同的物种,则有关指令尚不能配合),在未来的科技下,更不能排除制造人工的子宫来孕育生命。届时,生命可以如货物般订制。)出生后其和体细胞提供者的成长经验可能不同,而有不同之记忆,不是同一个人,(注:有人乐观的推测,如科幻影片中所设想的,把指令灌到他人脑中指示他做事,在有些影片中就有复制记忆与梦境的场景,而同样使医学可以做到记忆的相互移植传送,人的工具化取向将十分浓厚。)但从伦常上就非如此单纯,当然会引起争议。(注:GinaKolata:TheRoadtoDonyandthePathAhend,洪兰译:《基因复制,从复制羊桃丽看人类的未来》,远流出版,1998年。周志宏:“复制人与生物科技之法律规范”,《月旦法学》杂志,35期,1998年4月,页48—52。)本文仅介绍意见光谱(Meinungsspektrum)中的两端,即赞成与反对之意见。对法律而言,如何在两极中间地带找到平衡点或折衷意见才是挑战。然后,既有法律思维与理论可否或如何适用在该“平衡点”上,更属棘手。 1.赞成意见 (1)无性生殖之技术,固然打着“复制人”的旗号,事实上尚有很多积极“周边效应”被刻意忽略,因为在研究初程中以自身细胞复制成胚胎技术成熟,可从胚胎中取得干细胞,干细胞能分化成几乎所有类型的体细胞与组织,再分化为可供移植的器官组织,此种研究成果可能为治疗癌症、爱滋病等绝症,甚至为治疗阿兹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糖尿病提供帮助,以及延迟人类老化,造福人类。对动物言,得以复制技术来繁殖优良家畜品种,或用来保护熊猫等濒临绝种的珍稀动物。 (2)复制人相关技术成熟,尚需一段时间,届时人类必能够找到防范重大差错的办法,亦有时间适应由此造成的社会伦理变化。例如,当第一位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时(1978年),社会大众无不将之视为科学怪人或怪兽,但现在每天约有数以百计的试管婴儿在世界各地诞生,人们大都已适应。同理,安乐死的问题、用人体进行药物实验的问题、器官移植(例如将死者之眼角膜移植)、基因工程应用…等,不也都引发长期激烈争议,其中亦隐含诸多伦理学、法律等问题。因此,日后若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许多现代人观点下复制的怪人,怪人一多,见怪不怪,而那也是未来社会应面对解决的问题,亦不是现代人所可置喙的。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