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课件2.pptVIP

人教版历史选修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课件2.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 * * * * *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战后50多年来,全球共爆发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40余起发生在中东,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材料二:中东地区几乎毗邻接壤的国家都有边界领土纠纷。除些之外,还有宗教和教派的斗争,各国对石油资源、水源、交通要道的争夺。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对中东国家的争夺,促使中东各国之间旧矛盾激化和新矛盾丛生。所以战乱频繁。其中最有突出影响的是阿以冲突。 --《当代世界知识200题》 中东地区为何会长期动荡,悲剧不断? 2.战略地位重要: 1.民族、宗教问题:耶路撒冷 三教圣地 3.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 石油 (1)一战前后: (2)二战后: 联合国决议 一、纷争的由来 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分而治之政策 英国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把原先许诺给阿拉伯人的土地又给了犹太人。 “贝尔福宣言”(1917) 巴以分别建国 以色列:4/5 阿拉伯:1/5 二 、 巴 勒 斯 坦 战 争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 第一次中东战争简况 战争 战局 原因 影响 第一次 中东 战争 第一阶段阿胜 第二阶段停火 第三阶段以胜 阿军:有共同的民族情感;总兵力占优势;火力更强。 以军:武器装备处于劣势。 美苏等国要求, 联合国安理会停火令 阿军:军事上没有形成统一部署和指挥,战场上缺乏协同与配合。各国分歧增加、各自为战、缺乏协调。 以军:抢运武器,招募志愿兵,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 这次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都动荡埋下了隐患。 1854年法国与埃及签订《关于修建和使用苏伊士运河的租让合同》,租让期99年 运河工程于1859年4月破土动工 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 1874年英国乘埃及财政危机购得44%的运河股权 1941年,德国进攻埃及,准备夺取苏伊士运河,遭英抵御,失败。 1956年,纳赛尔宣布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由此,引来英、法、以色列的入侵。 国际航道——苏伊士运河 NASA所拍摄的苏伊士运河卫星照片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 起因 埃及新政府宣布由英法控制 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1956年10月底,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 土,随后英法派出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 经过 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 国际社会对英法以予以遣责 1956年12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 以色列也于1957年3月撤军。 苏联在给英法以三国领导人的信中说:“如果拥有各种现代化毁灭性武器的更强大的国家向英国和法国进攻的话,那么英法会出于什么样的境地呢?”“我们有决心用武力来歼灭侵略者和恢复东方的和平。” “苏联不想开玩笑,导弹已经进入阵地,随时可以发射。” 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在1956年,这时冷战已经开始。但这次战争中,美国明确表示不赞成英法以三国用武力解决问题,苏联支持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行动。美苏两国在联合国讨论有关停火和英法以撤军问题时,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合作。 请概括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埃及军民的坚决抗击 内因: 国际社会的压力 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作武器 英法国内反战呼声高涨 联合国的果断决定 美苏的介入 外因: 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各方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对埃及 对中东 对英法 对美苏 维护民族利益,扫清殖民残余 民族解放运动呈现高潮 国际地位削弱 开始中东角逐,成为冷战新战场 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历史上这里诞生过犹太教的“希伯来王国”(公元前1020年)、基督教的“罗马帝国”(公元前30—公元476年)、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公元7-13世纪)和“奥斯曼帝国”(公元16世纪—1922年) 自古以来,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可以象耶路撒冷那样,被投注那么多的信仰。身为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它接受着来自全世界18亿教徒的顶礼膜拜,神圣不可方物。   犹太教说,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城内锡安山上还有他们的宗教圣殿;   基督教说,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当然是无可替代的圣地;   伊斯兰教说,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清真寺。 ——余秋雨《千年一叹》 耶路撒冷城区宗教遗址——哭墙(犹)、萨赫莱清真寺(伊)和基督教的圣地——苦路盘旋期间 犹太教圣殿 哭墙”墙体高约19米,长约50米,由约600块巨石组成。 *

文档评论(0)

gjhn4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