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手足口病感染防控创新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 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标 准 预 防 体液 血液 分泌物 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 隔离 采取防护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控制传染源 感染者 隐性感染 健康携带 切断传播途径 标准预防原则 科学消毒隔离技术 保护易感人群 宣传教育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早期预防 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就地留观,密切观察病情。 不带孩子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突然出现高热或其他相关症状立即到医院就诊。 家庭预防 家庭预防的关键是注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居室勤开窗通风;勤洗衣服、晾晒被褥;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干净食物;饭前便后、外出后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家庭预防 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间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体温变化。 家庭预防 若上幼儿园小朋友得病,及早通知老师,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上学,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一般症状轻者不须住院治疗,居家服药、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患者防护 手足口病确诊患者收入隔离病房 个人物品及衣物按要求集中消毒处理 加强个人卫生管理 住院期间,病情允许时戴口罩 严格探视,不能外出,限制在病室内活动 不允许患儿接触其他儿童,唾液、痰液等分泌物卫生纸包好按医疗废物处理; 陪护人员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并消毒; 患儿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物品保持清洁卫生,日常用具做好消毒。 患者防护 日常用品消毒 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煮沸20分钟后使用 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每日擦拭或浸泡消毒 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等倒入1000mg/l含氯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倒入厕所 如何避免医院内感染?(保持空气流通、清新) 开窗通风、机械通风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的最好方法。 加强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min。 必要时空气消毒,有人情况下采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无人情况下可采用紫外线灯空气消毒。 不常规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12-04-05发布 2012-08-01实施 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 紫外线强度监测(紫外线强度指示卡) 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1米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分钟,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结果判定: 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管的辐照强度应符合GB19258(紫外线杀菌灯)要求;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uW/cm2为合格。 紫外线灯使用注意事项 1、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80%乙醇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及时擦拭。 2、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20 ℃或>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如何避免医院内感染?(加强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保持诊室、病区的环境整洁,患者流量较多时需要增加清洁频次;对地面、台面、门把手、床头柜等患者可接触到的物品表面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15min。 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病房及床单元须进行终末消毒。 拖布、抹布等卫生洁具分区使用,分开清洗、消毒、悬挂晾干。重视厕所的清洁卫生,应及时清洁、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如何避免医院内感染?(做好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 体温表、压舌板、听诊器、血压计等诊疗器具应根据门诊及住院患者数量,适量配备,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专人专用,用后消毒。 尽量使用一次性压舌板,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能高压灭菌的也可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衣服、被褥:阳光下暴晒或煮沸30min。医务人员工作服也可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后清水冲洗。 餐(饮)具消毒:首选煮沸消毒20mi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实施方案1.0-提交综合处版.pdf VIP
- 工程交接记录.docx VIP
- 2023年四川省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变形缝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含水印)模板【可修改】 .pdf VIP
- 爱登堡电气原理图及代号说明EDVF23.pdf VIP
- 20240412-西部证券-爱柯迪-600933-首次覆盖报告:新能源中大件扩张周期,全球化战略开启新篇章.pdf VIP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物联网相关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热烈庆祝八一建军节建军98周年专题.pptx VIP
- 卫生监督协管试题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