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土壤孔隙性、结构性和耕性 第一节 土壤孔隙性 土壤孔隙性:是指土壤孔隙总量及大、小孔隙搭配比例及其在土层中分布情况的综合反映。 第二节 土壤的结构 水分 空气 腐殖质 土粒 λ 5.02×10-3 2.09×10-4 1.26×10-2 8.4×10-3~2.5×10-2 土壤导热率的高低对土温的变化关系很大。导热率低的土壤,昼夜温差大;导热率大的土壤,则土温平稳,昼夜变幅小。 影响土壤导热率的是土壤含水量、松紧度和空隙状态。 土壤各组分的导热率 干燥无水的土壤,导热率主要决定于土壤的孔隙度。 而湿润土壤,土壤导热率随水分的增加而逐渐加大。 讨论: 问题1: 白天干燥的表土(水分少导热率低)温 度高,因其不容易向下传热; 问题2: 湿润土壤昼夜温差小 (导热率高,白天向下传导,夜晚向上传导); (三)土壤的热扩散率 土壤热扩散率其大小等于土壤导热率/容积热容量之比值。 是指在标准状况下,在土层垂直方向上每厘米距离内,1℃的温度梯度下,每秒流入1cm2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使单位体积(1cm3)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 上式中:?为土壤导热率, Cv为土壤容积热容量。 水分 空气 腐殖质 土粒 D 1.20×10-3 0.17 5.02×10-3 4.42×10-3~1.32×10-2 就一定土壤来讲,土壤固相物质比较稳定,土壤的热扩散率主要决定于土壤水和空气的比例。干土土温易上升,湿土土温不易上升。 土壤各组分的热扩散率 土壤热量状况的调节 (1)耕作施肥:有机肥, 热性肥 (2)灌溉排水,如日排夜灌 (3)覆盖和遮荫 (4)应用增温保墒剂 国外的“TAB”是一种高效的土壤保湿剂。遇水时,微粒体积可膨胀30多倍,能吸收超过自身重300——1000倍的水分,其中绝大部分可供植物吸收。 指一定厚度土层内土壤水的总贮量,常用mm表示,即相当于一定土壤面积,一定土层厚度内有多少mm的水层。 土壤水贮量(mm) = 水容% × 土层厚度(mm) (三)土壤水贮量 (四)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 )(%) 它可以说明土壤毛管悬着水的饱和程度,有效性和水、气的比例等,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其难易程度。 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无效水; 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有效水。 第二节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焉时的土壤最高含水量,称为萎焉系数或萎焉点。 它因土壤质地、作物和气候等不同而不同。一般土壤质地愈粘重,萎焉系数愈大。低于萎焉系数的水分,作物无法吸收利用,所以属于无效水。 通常把土壤萎焉系数看作土壤有效水质量分数的下限,一般把田间持水量视为土壤有效水上限。 土壤有效水最大量,因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而异。 土壤有效水最大质量分数( %) =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 土壤质地与有效水最大含量的关系 30 15 15 26 11 15 24 9 15 22 6 16 18 5 13 12 3 9 田间持水量(%) 萎焉系数(%) 有效水最大含量(%) 粘土 重壤土 中壤土 轻壤土 砂壤土 砂土 土壤质地 随土壤质地由砂变粘,田间持水量和萎焉系数也随之增高但增高比例不同。粘土的田间持水量虽高,但萎焉系数也高,所以其有效水最大含量并不一定比壤土高。因而在相同条件下壤土的抗旱能力反比粘土强。 第三节 土壤水分平衡和调节 一、土壤水平衡(soil water balance) 土壤水平衡是指一定容积土壤的水分收支。在农田主要考虑是根层土壤水分平衡。 △水 = 水收 - 水支 如果水收>水支, △水是正值,表示水量增加,反之,表示水量减少。 土壤的水分的收入项目在农田中主要是降水和灌溉水。因此 水收 = 水降 + 水灌 土壤的水支出有地表径流、向深层的渗漏、蒸发损失的水、和植物蒸腾损失的水,至于植物吸收保持在体内的水与蒸腾和蒸发相比较,其数量极为有限,可忽略不计,于是: 水支= 水径 + 水漏 + 水蒸 + 水腾 由于蒸发和蒸腾很难分别测定,故常合在一起称蒸散。 土壤水平衡在实践中用处: 1.根据土壤水分平衡时,用已知项求得某一未知项(如蒸散量等),这就是所谓的土壤水平衡法。 2.在灌溉工作中应用 例如:现经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