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解決軟體的測試包袱?
某個產品的專案,產品的歷史很悠久,使用的顧客人數也很多,但裡面有數量龐大、且歷史悠久的程式碼。每次只要加上幾個小功能,QA卻得花上三個月來做測試,甚至比開發的時間還要長!最後該讀者只好到處去調人來幫忙QA。
最後他問道:除了加人,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呢?解法是首先要導入SCM制度。
所謂的SCM(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中文翻譯成:軟體配置管理、或軟體組態管理)。簡單地說:就是對某個軟體內的每項功能的每項變更進行管控,並維護每項變更所影響的版本變更關聯,使軟體在開發過程中任一個時點的任何一項變更內容都可以被追溯。
但要作好SCM,至少得先作好RC(Revision Control,版本控制)再整合REQM(Requirement Management,需求管理),才能把這兩項資訊綜合在一起變成最後的SCM。
但光是要作好RC和REQM,對許些公司而言就是一項嚴苛的挑戰。以RC來說,和REQM相比,算是比較簡單的部份。安裝任何一套免費的RC軟體(如CVS、SVN、或SVK),再搭配一套Issues Track的軟體(如Bugzilla、Bugfree),就能架設好版本控管的「硬體」。
但困難的地方是安排「軟體」,也就是相對應的配合機制,如:
把Programmer 的 Local Space清空,改採Repository內的版本;.Checkin版本時要求加入Requirement、Issue(Bug) No及註解;加入協同開發的制度與習慣,讓多個成員能併行開發;依照程式的成熟度對Repository分層,以避免影響到已經驗證過的程式。
以REQM來說,在台灣的軟體業界,這個就更難了。
從提出需求的客戶開始,客戶通常對自己的需求不一定能完全瞭解,如果再加上未指派有相關經驗的人作為Contact Window、或是Contact Window有自己的業務無法兼顧專案,又加上客戶「通常」會大輻改變需求、不願依需求追加預算、甚至恣意縮減專案時程,種種的行徑都讓接案的業者吃不消。
從軟體業者的觀點來看,如果配上低價搶案,因為成本的考量又急著將專案結束以致未在初期花心血需求訪談、急就章的架構設計、缺少完整的需求管理的機制,再再都使需求在開發過程中漸漸發散到難以控管,最後的結果就是有很多專案都落得結不了案的下場。
老實說,要作好需求管理,從瞭解需求、取得需求承諾、管理需求變更、到維護需求的雙向追溯性,確實要花不少人力、成本;但不作需求管理的結果,只會讓軟體專案更難管理,越到後面越難收拾。
例如:產品XYZ的v1.2.3 專案中有:新功能K和Bug A、B。筆者們把上述功能、Bug所影響到的Test Case作為範圍時,可以用示意圖說明影響到的範圍(圓形的部份為XYZ全部範圍)。
假設筆者們修正的2個Bug中:Bug A需要修正2支舊程式A1、A2,而A1、A2除了Bug A的Test Case 外,還有各自其他的變動(Bug、功能修正)及其Test Case(A1、A2);Bug B需要修正3支舊程式B1~B3,而B1~B3除了Bug B的Test Case 外,也各自有其他的變動及其Test Case(B1~B3)。
另外,新增功能K中:新增3支程式K1~K3僅包含此次變動的Test Case;修正舊程式3支K4~K6,而K4~K6除了功能K的Test Case 外,也各自有過去其他的變動及其Test Case(K4~K6)。
筆者們可以用示意圖說明上述內容中所有被影響到的部份。
第三步:釐清核心功能
另外,筆者們也需要重新對所有的Test Case分類,以區分出Test Case的重要性。
因為每個系統的功能不同、差異也很大,所以很難一概而論的說有什麼原則可供參考。但筆者通常會用「該功能的失效是否影響系統的主要功能」作為判斷依據。簡單地說,如果某個功能掛了,系統也就跟著失效或停擺,會使出貨系統不能出貨、薪資系統會計算錯誤、出勤系統無法正確記錄打卡時間,那這個就功就算是核心功能。
另外,如果以功能數的比例來看,核心功能的數量不應該超出所有功能的20%,因為依照「80/20法則」來看,「80%的結果將取決於20%的少數功能」。
如果筆者們再把這些核心功能C納入,並以示意圖表示時,就可以看到以下的圖。
第四步:重新調整Test Strategy
在Test Plan中,通常有一項很容易被忽略的Test Strategy。
一般人可能會想測試需要什麼Strategy?不是每個版本都要Full Testing就好了?但事實上,在某些情況Full Testing不僅作不到、沒有必要、有時甚至浪費時間。例如在經過幾輪的測試後,可以很明確地知道某個Build,只改了少數的地方;又或者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