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确定沉降计算深度zn 根据σz = 0.2σc的确定原则,由计算结果,取zn=7.2m 6.计算各分层加载前后的平均竖向应力 z(m) σz(kPa) σsz(kPa) σsz /σz zn (m) 0 1.2 2.4 4.0 5.6 7.2 94.0 83.8 57.0 31.6 18.9 12.3 16 35.2 54.4 65.9 77.4 89.0 0.24 0.14 7.2 σz (kPa) hi (mm) z(m) 0 1.2 2.4 4.0 5.6 7.2 94.0 83.8 57.0 31.6 18.9 12.3 16 35.2 54.4 65.9 77.4 89.0 σsz (kPa) 1200 1200 1600 1600 1600 σsz (kPa) 25.6 44.8 60.2 71.7 83.2 σz (kPa) 88.9 70.4 44.3 25.3 15.6 σz+ σsz (kPa) 114.5 115.2 104.5 97.0 98.8 3.4m d=1m F=1440kN b=4m 自重应力曲线 附加应力曲线 Z=0 Z=1.2m Z=2.4m Z=4.0m Z=5.6m Z=7.2m 7.按各分层的p1i和p2i在e-p曲线上查取相应的孔隙比e1i和e2i z(m) 0 1.2 2.4 4.0 5.6 7.2 hi (mm) 1200 1200 1600 1600 1600 σsz (kPa) 25.6 44.8 60.2 71.7 83.2 σz+ σsz (kPa) 114.5 115.2 104.5 97.0 98.8 e1i 0.970 0.960 0.954 0.948 0.944 e2i 0.937 0.936 0.940 0.942 0.940 50 100 200 300 0.90 0.92 0.94 0.96 e p z(m) 0 1.2 2.4 4.0 5.6 7.2 hi (mm) 1200 1200 1600 1600 1600 e1i 0.970 0.960 0.954 0.948 0.944 e2i 0.937 0.936 0.940 0.942 0.940 e1i- e2i 1+ e1i 0.0618 0.0122 0.0072 0.0031 0.0021 si (mm) 20.2 14.6 11.5 5.0 3.4 8.计算每一层土的沉降量Si 9.计算总沉降量S B.《规范》法计算 1. σsz 、σz分布及p0计算值见分层总和法计算过程 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zn=b(2.5-0.4lnb)=7.8m 3. 确定各层Esi 4. 根据计算尺寸,查表得到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5. 列表计算各层沉降量si? z(m) 0 1.2 2.4 4.0 5.6 7.2 0 0.3 0.6 1.0 1.4 1.8 1 5292 5771 6153 8161 7429 e2 0.937 0.936 0.940 0.942 0.940 54.7 7.8 l/b z/b 1.9 ai aizi (m) 1 0.967 0.858 0.698 0.573 0.482 0.463 0 0.2908 0.5158 0.6984 0.8025 0.8676 0.8861 aizi- ai-1zi-1 (m) 0.2908 0.2250 0.1826 0.1041 0.0651 0.0185 Esi (kPa) 7448 si? (mm) 20.7 14.7 11.2 4.8 3.3 0.9 s? (mm) 55.6 6.沉降修正系数j s 根据Es =6.0MPa, fk=p0 ,查表得到ys =1.1(插值法) 7.基础最终沉降量 s= ys s? =61.2mm * * * 土力学Soil Mechanics 冯晓腊 教授 崔德山 副教授 丰都长江二桥双塔斜拉桥桥面 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丰都长江二桥公司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第五章 地基变形计算 第三节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 基本原理 分层总和法 假设:土是完全弹性、均质、各向同性的连续体、应力-应变线性增量。在压力作用下,地基土不产生侧向变形,可采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性指标。 单一压缩土层的沉降计算 在一定均匀厚度土层上施加连续均布荷载,竖向应力增加,孔隙比相应减小,土层产生压缩变形,没有侧向变形。 △p ∞ ∞ 可压缩土层 H1 H0 s 一.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只考虑垂向变形、没考虑侧向变形 Vv=e0 Vs=1 H0/(1+e0) H0 Vv=e Vs=1 H1/(1+e) p H1 s 土样在压缩前后变形量为s,整个过程中土粒体积和底面积不变 p 计算步骤 0. 分层 Zi=0.4B o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组织与法人登记管理工作 .ppt VIP
- 西门子伺服操作说明书SINAMICS V90、SIMOTICS S-1FL6.pdf VIP
- 科技论文图表等规范表达.pptx VIP
- 第4章_电磁波的传播.ppt
- 2025年初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pdf VIP
- (高清版)B-T 22930.2-2021 皮革和毛皮 金属含量的化学测定 第2部分:金属总量.pdf VIP
-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pdf VIP
- B100376宁夏社会科学院职工食堂维修工程招标文件.doc VIP
- sci论文的图表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