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课件-1.中药学总论创新
“十五”规划教材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临床中药学科 总 论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炮制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配伍 用药禁忌 用药剂量与用法 第五章 中药的功效 中药的功效----又称中药功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中医学关于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的特殊表达形式。 第五章 中药的功效 功效与应用的关系 应用 功效 第五章 中药的功效 功效分类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二节、五 味 作用 能 软 咸 味 软坚散结 泻下通便 能 下 渗湿利尿 涩附于酸,酸涩并称 化湿醒脾,解暑辟秽,开窍醒神 淡 味 涩 味 芳 香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三节、升降浮沉 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势。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三节、升降浮沉 影响因素 四气五味 药物质地 炮 制 配 伍 升浮药:辛、甘、温、热多属升浮 沉降药:酸、苦、咸、寒多属沉降 升浮药:花、叶、皮、枝等多属升浮 沉降药:种子、果实、贝壳等多沉降 酒制则升,姜炒则散 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 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四节、归 经 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归经意义 1. 便于临床辩证用药。 2. 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3. 同时还要依据脏腹经络理论,恰当选择用药。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五节、有毒无毒 古代毒性的概念 是药物的总称,又指药物的偏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毒药 剧毒药 副作用 过敏反应 现代毒性的概念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五节、有毒无毒 中药毒性分级 正确对待毒性 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 剂量过大; 误服伪品; 炮制不当; 制剂服法不当; 配伍不当; 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等。 治疗功效 保健功效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预防 养生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按照用药法度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用。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应用中药的主要形式。 含 义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目 的 1.照顾全面,适应疾病的复杂性。 2.加强药物作用,增强疗效,扩大治疗范围。 3. 相互制约减少毒性和副作用。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最早提出“七情”的当推《神农本草经》。 药物七情指单味药物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规律的七种情况。 七情合和 * * 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基本概念 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来防病治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制品。 草药 广泛流行于民间,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 二、夏商周时代 酒剂的发明 伊尹创制汤液 黄帝内经 五十二病方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三、秦汉时期 简称《本经》,约成书于东汉末年(一说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它是对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为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作者,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共七卷,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对于药物的寒热性味用朱、墨点予于区别,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总括诸病通用的药物。 是《本经》之后对药物的又一次总结。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作者,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共七卷,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对于药物的寒热性味用朱、墨点予于区别,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总括诸病通用的药物。 是《本经》之后对药物的又一次总结。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作者,南朝(公元420-479年)雷敩,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书中系统的介绍了多种炮制方法以及炮制的作用、目的,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五、隋唐时期 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药师专一第八章药物图.doc
-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doc
- 中药材鉴定大黄,当归,川芎等.ppt
- 中药毒理学1.ppt
- 中药灌肠法、药熨法.ppt
- 中药炮制学市场营销、药学、中医(七)专业学分互认和本科2006级考查试卷.doc
-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课件.ppt
- 中药炮制学——炒法.ppt
- 中药熏洗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pptx
- 中药熏蒸技术.ppt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