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四与婚姻的成立
第四章 婚姻的成立 ;【重点难点】;2、结婚年龄受以下两种因素的制约
一是自然因素,即人的身心发育程度。只有到达一定年龄,才具备适婚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在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发育和性成熟期并不完全一致。二是 社会因素,即一定的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条件。一定国家的人口状况、人口政策以及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对婚龄的确定也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基于上述因素,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法定婚龄是高低有别的。
;第四章 婚姻的成立第一节 概说;(二)婚姻成立的要件;2、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
必备条件亦称积极要件,当事人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始得结婚,如结婚须出于双方合意,当事人须达到法定婚龄等。禁止条件亦称消极要件或婚姻障碍,当事人只有不具备这些情形始得结婚,如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有禁止结婚的疾病等。
;
二、结婚制度的沿革
(一)早期(个体婚制形成时期)型结婚方式举例
当时的结婚方式主要有掠夺婚、互易婚、劳役婚、买卖婚、赠与婚等。
劳役婚(2006年真题名词解释),劳役婚指男方须为女方家庭服一定时期的劳务,以此作为与女方成婚的代价。 ;
(二)中国古代的聘娶婚
聘娶婚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结婚方式(02年10月单选题,03年10月单选题:中国古代最通行的结婚方式),盛行于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男家娶妇(男子娶妻)须向女家依礼聘娶。所谓“六礼” (01年10月名词解释),便是聘娶婚中的嫁娶程序。
“六礼”系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三) 近现代的共诺婚
共诺婚亦称合意婚,依男女双方的结婚合意而成立,一般采取民事婚的方式。共诺婚制是在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到资本主义婚姻家庭制度过渡的时期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共诺婚,在价值观上是同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原则相一致的,是以契约说为其理论基础的。婚姻既为契约。当然须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条件。这同无视或漠视当事人结婚自由的古代婚姻相比较,无疑是重大的历史进步。但是,这种形式上的自愿并不能消除社会条件对结婚自由的限制。 ;第二节 结婚条件;有效的结婚合意须符合下列条件:
首先,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必须出于有婚姻行为能力的当事人。
其次,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结婚合意中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各种:一是意思表示虚假 (如双方通谋成立虚构的婚姻);
二是意思表示不自由(如当事人因受威吓、胁迫而同意结婚);
三是意思表示错误(如当事人因受欺诈或出于重大误解而同意结婚)。
目前,我国《婚姻法》仅以受胁迫而结婚,作为婚姻可撤销的法定原因。 ;再次,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必须符合法定方式。在我国,申请结婚的当事人须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须经法定程序认可。在其他场合,以其他方式所为的同意结婚的表示,只能认为是成立婚约即订婚的合意。 ;2、须达法定婚龄;( 2)结婚年龄受以下两种因素的制约。
一是自然因素,即人的身心发育程度。只有达到一定年龄,才具备适婚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在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发育和性成熟期并不完全一致。
二是社会因素,即一定的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条件。一定国家的人口状况、人口政策以及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对婚龄的确定也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基于上述因素,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法定婚龄是高低有别的。 ;( 3)中国法定婚龄的沿革。古籍记载不尽相同。《周礼·地官·媒氏》中有“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之说,但男三十、女二十并不是婚龄的下限,实际上是说,到了三十、二十还不结婚便不合于礼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法定婚龄是很低的。依唐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听婚嫁。”明洪武令和清通典均以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以上为嫁娶之期。 ;早婚习俗的社会根源。从根本上来说,早婚习俗植根于广泛的小生产经济。在封建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家庭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很强烈的,早婚是为了早育和多育。对追求广土众民的封建王朝来说,早婚又是增加人口、扩大赋税、劳役、弥补战争消耗的重要手段。因此,不仅肯定和提倡早婚,有时还强制人们早婚。
“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等源自宗法伦理的生育观,对早婚的驱动力也是不可低估的。 ;我国现行法以男22岁、女20岁为法定婚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这一规定既考虑到青年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学习、就业的情形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又考虑到推行计划生育的要求。作为全国统一适用的法定婚龄是高低适中的。但这并不妨碍民族自治地方依法对婚龄作变通的规定。 ;《婚姻法》第6条在法定婚龄之后,继之以“晚婚晚育应予鼓励”的导向性规定。法定婚龄似难再作提高,今后仍应大力提倡适当晚婚。当然,如果当事人已达法定婚龄,并符合其他的结婚条件,又坚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