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小学语文品读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人类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正是经历无数次的质疑、解疑的历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语言作为思维的外部表现。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对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至为关键。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键词】 质疑;品读教学;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品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营建适应的环境,有效控制品读教学中质疑的资源生成,注意质疑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教材、文本、教师、作者、学生的多边对话,培养学生更鲜活、生动的语文能力。
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品读教学中,就质疑与品读教学的关系,产生有效质疑的环境和条件是什么,学生质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开展质疑等问题展开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如下:
1 认知与定位
质疑是个体在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知上,提出有效问题,并通过个体之间互相的交流、碰撞、融合,获得对问题比较满意解释的过程,而品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启发孩子的心智,涵咏生命价值的重要手段。具体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对于作者用心斟酌的最准确、最传神地表达感情的字词,对那些内涵丰富而又深刻的语句段落,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玩味、品析、吟诵。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培养语感。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质疑的质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逐步走进并融入文本,达到品读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 精心营建品读教学中开展质疑的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客观知识的单项活动,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教学支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努力做到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在品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营建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把主动权、话语权还给孩子,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情绪中,睁开慧眼,发现问题,敞开心扉,大胆表达,打开壁垒,学会交流与融合,从而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3 品读教学中质疑生成的原则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教师在带领学生品读教学中要突破教材的局限,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调控课堂生成资源,变传递结论为由学生自己发现真知,发展思维。教学中应注重几项原则。
3.1主体性原则。教学中,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中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放任自流,真正起到活动的管理者、开发者的作用。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预先考虑到潜在的困难,适时调整所选材料的难度,有效地调控课堂节奏,指导学生品读。
3.2读与思相结合的原则。学与思相结合是有效学习的法宝,在品读中训练思考的能力,在思考中体会品读课文的魅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品读教学也不例外,在读中思,思中品,品中悟,逐步对文本进行语文化的解读。
3.3统一要求与照顾差异原则。学生由于个体特征、年龄差距、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等原因,存在差异性,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很积极,有的学生表现较冷漠,教师应给予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思考问题中来。
3.4行动与反思相结合的原则。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习惯,质疑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师生长期地、持续不断地训练,所以,要强化学生对思维行动的反思,要让学生在不断地自我认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较为完备的语文素养。
4 创造有效质疑的最佳意境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字和情感的载体,其中包含和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和思想境界,表现着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独特的创造力,每篇都有优美的图片、动情的文字,是个多元的载体,为学生呈现了一个个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品读教学中,在课堂生成处质疑,就可以让学生自主的体验、主动的探究、积极的思考、自由地感悟、充分地表达。
4.1质疑文中语言,熟悉文本的内容
文本品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语言承载了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教师要用敏感的心捕捉文本语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