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昆虫与人类课程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虫与人类 (课程论文) 学 号:201231140524 专 业:12级经济学类 学生姓名:吴 江 亮 任课教师:沈 斌 斌 2013年12月 童年回忆——竹象鼻虫 12级经济学类 吴江亮 201231140524 摘要:通过自己小时候在农村多年的生活经历,加上“昆虫与人类课堂上的了解,以及通过网络的应用,对竹林里的“竹象鼻虫”有了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竹象鼻虫 防治 价值 在同学以及师兄师姐的极力推荐下,我选修了《昆虫与人类》这门课。在第一次进入沈老师的课堂后,我深感没有选错课,沈老师渊博的知识以及幽默的讲授方式彻底令我折服,另外很喜欢沈老师关灯上课的“浪漫氛围”,哈哈~在这个课上,沈老师很多时候以个人经历给我们上课,使我们觉得生活就是学习!同时,沈老师嘴边的美味昆虫,无不令我垂涎不已啊!老师,能不能给选修这课的我们来一顿昆虫大宴呢? 说回这次论文的主题吧,其实,这个选题纯属偶然。前几周,当沈老师讲到“象甲科”昆虫时,展示出来的竹象鼻虫图片令我倍感熟悉,一幕幕童年的快乐画面围绕着“竹象鼻虫”展开……噢!原来,我小时候玩的昆虫叫这个名字!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准备以“竹象鼻虫”为题,来完成我的课程论文!下面,让我带您走进“竹象鼻虫”的世界吧! 基本资料 中文学名:竹象鼻虫 拉丁学名: 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分布区域: 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湖南、四川、 陕西、江西、台湾等省 别名:竹象,竹甲虫等 竹象鼻虫属鞘翅目象鼻虫科,分布于竹产区,是竹类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竹笋,使笋枯死,还会蛀食1米多高的嫩竹,使其生长不良,节间缩短,拦腰折断,造成顶端小枝丛生以及嫩竹纵裂成沟等畸形现象,结果使嫩竹腐败。 二、形态特征 竹象鼻虫有竹大象甲、一字竹象甲和小竹象甲三种。竹大象甲成虫体长21—23毫米,体宽8.3—15毫米,雄性较小;体呈梭形,红棕色有光泽,触角及口吻均为黑色;前胸后缘中央有一大黑斑,肩部各有一个黑斑,鞘翅上各有点刻成纵横9条;卵椭圆形,长3毫米,光滑无色透明;幼虫乳黄色,长20—45毫米,头棕色,体胖多皱纹,有淡灰色背线一条;蛹白色;长约30毫米。竹一字象甲成虫体长为竹大竹象甲的1/2左右,前胸背板有一字形黑斑,鞘翅各有两个黑斑,卵长与大象甲相同,蛹长为大竹象甲的1/2左右。小竹象甲体长为大竹象甲的1/3左右。前胸背板有一字形黑斑,小背板黑色,鞘翅各有5个黑斑,卵长为大象甲的1/2左右,蛹长为大竹象甲的1/3左右。 三、生活习性 竹大象甲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次年6—7月新笋长强后,成虫出土在竹笋上取食、交尾和产卵。卵多产于笋梢部,产卵前成虫在笋梢咬孔,将卵产入其中,每孔产卵1—2粒,孔口湿或有纤维状突出物,卵经3—7天孵化。幼虫期15—19天。老熟幼虫在被害部位咬孔落地,然后钻入土内深8—10厘米深处筑土室化蛹,成虫羽化后在土中越冬。从卵至成虫历时为1个月。每年5—10月均可为害,尤其以7—8月最盛。成虫出土后,多在8—10时飞翔活动,成虫有假死性。一字竹象甲和小竹象甲成虫在5—6月出土,白天活动,以笋补充营养,将笋啄成许多小洞,头部向下啄产卵孔,然后产卵;卵3—5天孵化,幼虫在笋内蛀食,经20天左右,幼虫老熟咬破笋壳入土做茧经15天左右化蛹,蛹期15天,羽化后的成虫在土茧中越冬。成虫善于飞行,大多在天热时出现,雨后有时也在黄昏出现。 竹象鼻虫的防治 既然竹象鼻虫啃食竹子,是种害虫,当大面积成害时,则有如下防治方法—— (1)竹笋套罩:用竹丝等材料做成圆锥形罩,自5月上旬开始,将刚出土的竹笋套上罩,可以防治成虫产卵为害。 (2)捕杀成虫:结合冬垦杀死土中的成虫。成虫出土后,中午隐藏在阴凉的竹叶底下,可捕捉杀死。 (3)药剂防治:成虫产卵期用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滴滴畏1000倍液,喷洒笋尖,每7天喷1次即可。用40%乐果乳剂3—6倍液,在成虫产卵后5天内涂刷虫孔(成虫产卵后1天,虫孔新鲜,青而湿;2天灰白带青;3天灰黑色而干燥;4天只露少量纤维;5天不见纤维,只见虫屎),防效显著。   【药 名】 竹象鼻虫   【来 源】 为象虫科动物竹象鼻虫的干燥成虫。   【功 效】 祛风除湿。   【主 治】 用于风湿痹证。   【性味归经】 辛、苦,温。入肝、脾、肾三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一5个。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夏季捕捉,成虫用沸水烫死、晒干备用。   【考 证】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联系实际 本人发觉,竹象鼻虫和米缸里的蛀虫很像,于是百度了一下,发现原来米虫也是象鼻虫的一种。 米虫:学名为米象, 常在谷物中被发现,因为繁殖速度快,为谷物中主要的害虫. 米象甲有趣的预防:大米久存易生蛀虫,故应随吃

文档评论(0)

tdqm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