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述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 究对象的。或者说,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区域分布规律。 (2)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 (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 。 (4)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3、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达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 与环境协调共处,从而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2)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 3)环境性: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4)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 自然地理学的定义: 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 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可将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系统,将研究地球系统的科学称之为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又可划分为地球层 系统与地球内部系统,地球表层系统又可划分为地表自然系统与地表人文系统。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表自然系统的核心学科。 自然地理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核心学科分别是 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学与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包含了这些学科的某些内容。从人类环境科学的角度来看,自然地理学是将这些内容 有机地交叉、融合在一起,将人类生存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及对各个区域的环境组合进行研究的。也可以说,自然地理学是大气科 学、水文学、地质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地球的圈层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级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在固体地球之外还存在另外三个圈层,它们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 固体地球休戚相关,共同演化,塑造着多姿多彩的地球。 1)大气圈:是指因地球的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的气体圈层。大气圈中的气体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上 18km 的范围内,往上气体变得 极为稀薄。由地表往上可分为五个次级圈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扩散层(散逸层) 。 2)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由水体构成的连续圈层。其物态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体的形式有河、湖、海、冰川(盖)水蒸气、地 下水等,并形成一个包裹着地球的完整圈层。地表上直接被液态水体覆盖的区域占地表面积的 3/4。在太阳能、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水圈 中的水体周而复始的运动,形成水循环。水循环的方式有:海洋与大陆间的循环;地表与地下间的循环;生物体与周围空间的循环;水圈 与大气圈间的循环。 3)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生物从高等到低等,从动物到植物,乃至细菌和微生物等生活于 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的陆地、水体、土壤及空气中,构成了一个基本连续的圈层。目前己知的生物有近两百万个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二、内力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热能、旋转能、重力能。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蜕变产生的热量是地热的主要来源。目前认为:地球内部的 岩浆活动、火山、地震、板块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2、内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1)构造运动(又称地壳运动)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促使岩石圈发生变位和变形以及大洋底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根据运动方 向可分为: 水平运动:岩石圈物质在水平挤压或引张力作用下,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运动。使地表产生巨大的起伏,并形成大型的褶皱和断裂, 又叫造山运动。 垂直运动: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隆起和凹陷,产生海侵和海退现象,又成为造陆运动。 (2)岩浆活动:是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岩浆沿地表软弱带上升,喷出地表者叫火山作用;岩浆侵入到上覆岩层中的叫侵入作用。 火山作用:岩浆沿构造软弱带上升并喷出地表。侵入作用:岩浆侵入到上覆岩层。 (3)地震:是地壳任一部分的快速颤动。地震往往是和断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官方兽医考试更新题库及答案.doc
- 八年级数学平方差公式20题(含答案).doc
- 市政工程分部分项划分表(全套)最新版.docx
- (中职)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教案课题: 任务6 创建操作查询.docx
- 通达信筹码峰左右画线主图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docx
- 《GBT 24421.2-2023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构建》最新解读.pptx
- GB 55009-2021 燃气工程项目规范.pdf
- 法医临床学试题.docx VIP
- 河北对口单招第十类职业适应性测试(计算机)-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ppt.pptx VIP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假如我有九条命》课件 上海五四制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