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音乐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族音乐1

舞蹈音乐 苗族舞蹈有芦笙舞和鼓舞两种,这两种都具有祭祀性质。 1、芦笙舞——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乐舞形式, 舞蹈者也是芦笙的演奏者,自吹自舞。各地流 行的芦笙舞曲都有各自独立的主题内容与地方 风格,曲牌相当丰富,常有以数十首乐曲联接 成套的芦笙曲。 “芦笙排舞”——由各式型号的芦笙4、5支组成芦笙队,以最大的一支带头,边吹边舞,始终保持一字队形姑娘们围着芦笙队旋转起舞。 “芦笙队舞”——由数十支各式型号的芦笙组成,大芦笙居中,其余成圆圈,先由小芦笙领奏序曲,然后由芦笙队齐奏。 “踩芦笙”——芦笙队不参加舞蹈,只在一旁伴奏, 一群姑娘排列成单行,踏着节拍循圆形线条舞 蹈。 “斗鸡”——是广泛流行的芦笙双人舞,舞曲活泼、 急骤、流畅。演奏姿势与舞蹈密切结合。 鼓舞 苗族鼓舞分两种: 1、铜鼓舞与木鼓舞。分男舞、女舞和男女混合舞3种形式。多系 4拍组合。黔东南流行的一种铜鼓舞叫“嘎咚咚”,是3拍子,其节 拍是次强、强、强的序列,很有特色。 2、花鼓舞盛行于东部方言区的湘西和贵州松桃等地区,如凤凰、 松桃的花鼓舞,古丈的团圆鼓舞、调年鼓舞和筒子鼓舞,松桃、 花垣一带的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和猴儿鼓舞等。 器乐 苗族的民间乐器有: 1、竹管乐器:短横笛、莽笛(低音笛)与塞栓直箫和姊妹箫等4种。 2、簧哨乐器:芦笙、簧哨直箫、排箫、低音莽筒等数种。 3、口弦:有单簧与双簧两种。 4、打击乐器:铜鼓、木鼓、皮鼓、青铜低音大筛锣、大锣、 马锣、包包锣、大镲、小镲等。 5、此外,在苗族地区还有牛角号、竹膜笛、唢呐、二胡、四 胡等,这些乐器大致与汉族乐器相似。 音乐特点 苗族音乐的3种声部织体即单声音乐、和声音乐与复调音乐,它的弦法在多数地区常见,其旋律始终在一个五度或八度以内作三和弦分解式的运动,偶尔在一些旋律支干音上由二度倚音作装饰,这样便形成跳进较多的风格特点。 另外,苗族音乐十分讲究旋律的核心音调,各地区的民歌或是乐器,都是围绕一个核心音调变化发展而成的,都具有各方言土语区音乐风格的特点。 主讲:麻晔斐 西南部少数民族音乐 ——苗族音乐 主讲:麻晔斐 苗族音乐: 苗族 ,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苗族音乐分类: 苗族音乐共分为4类:民歌、说唱、舞蹈音乐、器乐。 1、民歌 苗族音乐格调古朴,内容丰富。主要有飞歌、酒歌、游方歌(又叫马郎歌)、理俗歌、祭祀歌、儿歌等歌声。歌声高亢嘹亮,热情奔放。其音乐既有刚毅、率直、粗狂、豪放的一类(以飞歌为代表),又有柔情、委婉、细腻、深沉的一类(以游方歌为代表)。声乐有酒歌、情歌、嘎百福歌等。 乐器有木鼓、铜鼓、芦笙等。 飞歌,指在山岗林野与田间地头演唱,音调高昂、气势雄伟,是一种最有代表性的典型苗歌,又称之为吼歌、喊歌、山歌,是青年男女隔山隔水的情况下,为互表诚意,邀约游方而放声抒怀的一种情歌。在迎送客人和宴酣时,有时也用飞歌。 飞歌曲调有挂丁、凯棠、湾水三种。乐曲终止音低。多数为独唱和二人合唱,少数为对唱。其特征是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长音可以尽气息延长,句间可以任意延长休止,句内喜用滑音级进,句尾收腔惯用甩音,终止时常用附带一声高昂的呐喊声。 每于劳作间歇,常由2人放声高歌,女用真声、男用假声演唱。在黔东南还分男声飞歌和女声飞歌两种。 飞歌的题材较为广泛,有生产劳动歌、季节时令歌、迎送客人歌和情歌等。 飞歌 游方歌 苗族青年男女以唱歌的方式来公开交往,选择对象。这种活动在黔东南及黔南一带称“游方”,所唱的歌曲称游方歌。 在云南及黔西北称“月亮歌”、“阿方”;湘西吉首、凤凰一带称野外情歌;湘西南称情歌;广西大苗山和贵州从江一带则叫“坐妹”或“坐姑娘”等。 游方歌 《情妹卡撒》 情妹站在天边像竹笋美丽, 亭亭玉立似竹排一样整齐。 谦虚讨歌故意把红线拦, 只怕阿哥的词薄唱不出。 游方歌 游方所唱的歌曲都有一定的程序和内容。如第一次见面唱见面歌,双方唱自谦的内容;再次见面时唱相思歌开头。第三次见面以后才通过对歌探询对方的婚姻状况。 随着双方感情的增进和遇到各种挫折,唱出许多歌,如相恋歌、婚誓歌、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