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战烽火》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基本历史知识。通过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挺进大别山的史实,体悟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气魄,培养同学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的感情,爱好和平追求民主的信念,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重庆谈判
本课难点:“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挥手之间》
图片上的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
学生回答:毛泽东。他正登机,去重庆谈判。
师:1945年8月28日上午,延安东门外机场,“一身系天下安危”的领袖毛泽东。—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
应用落实课标:
一、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命运又一次走到了抉择的关头。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陶希圣所说的“利用谈判拖一拖”及“更有文章好做”指的是什么意思?
(3)对蒋介石的邀请,中共做出了什么决定? 为什么?
?
二、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作了生动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请回答:
(1)“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
(2)“敌人胸膛”指的是哪里?
(3)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意义?
三、“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哪位同学能用本节课的历史知识说明一下这些道理?
四、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会晤了大革命时期的老友柳亚子,并应柳的要求,在一张“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信笺上,抄录了自己1936年所作的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