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化学的萌芽
早期的化学知识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从火的发现和使用到冶金化学、医药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积累了大量零散的、经验性的化学知识。
第一节 古代的实用化学知识和物质观
一、火的利用
火本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火山爆发、雷轰电击、陨石落地都会产生森林大火。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到火对人类的作用,于是就把野火种引到家里,使火为人服务。
火的使用使人类最后脱离动物界,人类最早有所认识并有意识控制和利用的就是火,对火的使用也可以算作最早的化学实验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气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拜火的活动,奥林匹克运动会,要进行圣火传递,圣火不能用火柴、打火机点燃的,要用聚光镜从太阳那里采集。
在长期使用火的过程中,制作陶瓷、玻璃和冶金技术也陆续出现,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陶器、瓷器、玻璃
1、制陶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人类第一次从事的化学工艺就是制陶。是人类利用火制造出的第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
在中国,陶器的制作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人类早期生活的器皿有木制的,也有用枝条编制的,古人为了使其耐火和致密无缝,往往又在木制器皿外面抹上一层湿黏土。在使用中,有时器皿被火烧了,木制部分烧掉了,黏土部分却变得很硬,仍可以使用,进而人们便发现成形的黏土不需要内衬木制容器就可以烧制出器皿。于是人们将黏土捣碎,用水调和,揉捏成各种形状,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放入火中烘烧,便得到了原始的陶器。)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特点:陶质比较疏松,烧成温度也较低。陶器的种类多样,有红陶、黑陶、彩纹硬陶和白陶等。
两个因素导致陶其有颜色:1.原料中含有呈色金属元素,使得陶器本身有一定的颜色。2.人们掌握了在烧成后期控制各种火焰的技术所取得的结果。
红陶: 用氧化焰烧制(指燃烧时供氧充足,可完全燃烧,温度高,具有氧化作用),陶土中的铁大部分转化为三价铁,成?Fe2O3,陶器成为红色。
灰陶或黑陶:烧窑后期用还原焰烧制(指燃烧时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使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或低价氧化物),陶土中的铁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成?FeO,陶器成为灰色或黑色。
彩陶:以铁、锰矿物质与泥土配成彩料,在红陶?和灰陶上施以彩绘,经?800-900℃高温烧成,其彩绘永不褪落,就成为彩陶。
彩绘陶:如果是在烧成的陶器上画彩,彩绘颜色附着在陶器表面,一旦受潮或经水浸?泡,颜色会变淡或褪落,这就是彩绘陶。
在瓷器发明以前,陶器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陶器又存在许多缺点,如表面毛糙、不易清洗、气孔多、存储水酒一类液体时容易渗漏。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明了陶衣、渗碳、泥陶釉各种不同的改进方法。
高温窑炉的出现则为釉的发明提供了契机。
商代已经有了1200℃的高温窑,这种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前所未见的新现象。其中之一是:古代烧窑是以柴草为燃料,烧后的草木灰在高温下偶尔与素胎相接触,在器物表面生成了一层透明的玻璃态物质。商代的陶工从这些现象中得到启发并加以利用,终于发明了高温釉。
2、瓷器的出现和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盛行于西周战国时期,标志着我国陶瓷生产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釉的发明: 从陶过渡到瓷的必备条件,釉的发明是制陶工艺发展中的一次飞跃,也为瓷器的发明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和经验。
釉: 附着在陶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有与玻璃相类似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其主要成分是Si02和Al203。提高前者的含量可增加釉层的透明度;而后者的作用是增加釉的高温黏度、防止流釉,含量越高,黏度也越高。釉使瓷器表面光洁,方便清洗,防止液体的渗漏,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草木灰釉的缺点:(1)工艺性能不好,釉浆缺乏粘性,施釉时不易操作。另外,草木灰中的K2CO3易溶于水,使釉浆的成分不能保持稳定;(2)草木灰来源有限,不能用于大量生产。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商周时期的陶工通过长期探索,终于发现在草木灰釉的基础上再加些普通粘土、石灰质粘土或石灰石,可以克服这些缺点,这样就发明了石灰釉。
“瓷器”制作三个条件:①瓷器只能瓷土(即高岭土Al203·2Si02·2H20)作胎。②胎的表面必施有玻璃质釉;③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2000C左右,焙烧后胎体要达到烧结,器皿质地坚硬,敲之要能发出金石声,成品的吸水率很低。
瓷器可分为青瓷、白瓷和彩瓷等。(釉,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的涂层。在金属表面施加的釉层,则称为珐琅。瓷器质地光洁细腻,陶器比较粗糙 区别就是原料和烧成温度不同陶的烧结温度低,瓷的烧结温度高3、玻璃制造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题.doc
- 第一单元复习10375.doc
- 第一单元字词复习(答案).doc
- 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doc
- 第一单元练习题历史六上.doc
- 第一单元训练卷.doc
- 第一单元语文测试卷.doc
- 第一周高三英语早练.doc
- 第一学月历史考试题.doc
- 第一学期六班英语评语.doc
- 基础化学分析法培训课件.pptx
- RFSA4013TR7无线射频通信 射频和微波.pdf
- 2.2.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pptx
- Unit1Let'sBeFriends!ProjectReviewSelf-assessment(教学课件)仁爱科普版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7ADaytoRememberSectionA3a-3d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Unit6Electricityeverywhere(Writing)课件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pptx
-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pptx
-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古希腊文明之旅》.pptx
- 《级网络工程师》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