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大学 《古代散文》主观题答案
1、春秋笔法。相传孔子修订《春秋》时,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譬如记叙战争,它往往根据战争的性质、情形、结果和作者的看法,分别选用“伐”、“侵”、“袭”、“取”、“克”、“灭”、“歼”等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即所谓“以一字为褒贬”。这种以一字为褒贬,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含蓄谨严而带有倾向性的文字,人们就称为“春秋笔法”。
2、互见法 。 《史记》中为了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司马迁往往将人物的主要经历和主要特征写在本传里,而将次要经历和事件则分散写在其他人的传记中,或借他人之口道出,这样来反映人物的全貌。这就是所谓“互见法”。
3、苏海韩潮。苏轼、韩愈两家古文皆具雄浑豪迈风格,故以海潮为喻。谓文章波澜壮阔,纵横自如。
4、六一风神。六一风神是指欧阳修散文中那种别具一格的回旋跌宕的韵味,形成的感慨唱叹、委婉曲折、从容自得的特色。
5、古文。 唐宋古文运动中广泛流行的“古文”一词,是指同魏晋以来讲究对偶、辞藻、声律、用典的骈文相对,近乎先秦两汉广泛运用的不讲对偶声律,奇句单行、质朴自然的散体文章。“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6、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7、骈文。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骈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的表达,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8、文以明道 。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韩愈的“明道”具有政治上复兴儒学、重振王纲、反对分裂的重要内容,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文学改革的角度来说,“文以明道”就是要批判骈文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写作有为、有用之文,而不作徒有华丽形式而没有实际价值的浮文、空文。有文而无道,文章失去存在的意义;有道而无文,道则无法运行而远播。也就是说,思想内容和形式必须结合,而思想内容则是文章之本。
9、不平则鸣 。 “不平则鸣”这一理论观点见之于韩愈著名的《送孟东野序》。此文开
篇就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进而慨叹“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韩愈继承而且发展了司马迁“发愤著书”(《报任安书》)的观点,认为诗文是“不平则鸣”的产物,把“明道”与批判社会不公,抒发郁愤结合起来,指出了古文与现实的关系,揭示了散文发愤抒情的独特作用。
气盛言宜 。“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创作主张。韩愈特别重视作家精神力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强调作家的道德行为和文艺修养。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韩愈的“气盛言宜”即是一种精神气质、又是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 “浩然之气”含义接近。气盛言宜的思想对古文运动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义法。方苞在散文创作中探索为文之道,逐渐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创作理论,其核心就是“义法”。“义”即“言之有物”;法即“言之有序”。以义为经,以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用当今语言诠释,义即内容,法即形式,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从而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12、新文体。指近代梁启超所创散文新体。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或称“报章体”。其基本特征为:平易畅达、语言丰富(俚语、韵语、外国语法杂用)、笔调自由(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句法参差多变,常用排句及偶句。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他在《时务报》和《新民从报》上发表的时事政治评论,充分地体现了“新文体”的特色。因此,人们也称这种“新文体”为“时务体”、“新民体”。这种文体服务于改良运动,一时风靡全国,效仿者众,开五四白话文运动先河。
二、简答题:
散文的文体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外贸单证实务试卷题库和答案.doc VIP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档案.docx VIP
- 考前必备2025年四川省巴中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教学课件:《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刘强.ppt
- 2025云南怒江州福贡县义务教育教师专项招聘6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Unit 3 课时5 Word power(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译林版2024).pptx
- DB44/T 2457-2024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规范.docx
- 流程制度文件评审制度及表单.docx VIP
- 2025年职业学院专任教师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施工管理与协同方案研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