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道德模范,颂中华经典,做有道德之人”
教学案例
感动南疆的首都医生
周宪梁同志是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门诊部主任。他1991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在该院内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及主治医师。1997年7月获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7月进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1999年8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4年8月晋升为主任医师。2005年2月受卫生部委派,周宪梁同志作为援疆干部,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挂职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心内科主任。他全身心投入到援疆期间工作,受到各界好评。
一、“到条件最艰苦、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是他一个深藏已久的念头。这个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军人的后代,深知百姓的疾苦、看病的不易。对老百姓来说,有时一次小病就是一场大灾,会毁掉一个家庭几十年的奋斗。他决心用自己所学的本领去服务那些最需要他的人,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临行前,医院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组织可以帮助解决。周宪梁没有提任何要求,只回答说:“我希望尽快到新疆工作。”可当时的情况是,周宪梁的爱人正在国外留学,孩子还在上小学,非常需要人照顾。离家那天,儿子哭了,周宪梁也是热泪盈眶,他对孩子说:“西部边疆有许多病人,爸爸作为医生必须去。这对爸爸是个锻炼,对你也是一个锻炼。”他把孩子托付给亲戚,很快就赶到了新疆,来到南疆阿克苏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医院。
阿克苏市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条件恶劣,卫生基础薄弱,群众看病不易。想起临行前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领导的谆谆嘱托,他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短短几天,“来了北京名医”的消息在周边地区迅速传播开来,不少群众搭着马车,连夜从郊县赶来求诊。看着乡亲们热切期待的目光,他把所有的苦和累都抛在了脑后,马上废寝忘食地工作。他出诊时经常是忙到了中午时分,还仍有20多个病人在等候,因上午看病的人比较多,他也相当累,一有困意他就用自己的指甲狠狠掐自己大腿上的肌肉,因产生剧烈疼痛而强打起精神坚持为患者诊治。下午2点多,他草草吃了几口已经凉了的简易快餐后,又继续看起病人来,一直坚持把所有的病人都看完,往往已是下午4点半了,虽然他已精疲力竭,但心里却感到特别的踏实。
二、医疗大篷车
医治好了前来看病的维族患者,他又想到了,现在只能是坐诊行医,能不能再送诊下乡呢?这样,就会使那些位置偏远、行动不便的农牧民,在家里不就可以看病了吗?“医疗大篷车”就是他来到南疆后的一个创举,他把医院各个学科的骨干医生动员起来,组成了“医疗大篷车”下乡送医、送药、送医学科技知识到最偏、最艰苦、条件最差的地方。每逢周末时,他们都要到附近地区宣传医学防治知识,医治患者,受到当地百姓热烈的欢迎。每到一处,周宪梁都要给当地医护人员授课,并坚持查房、会诊,对基层医务工作者进行传帮带。一批位置偏远、治病不便的农牧民,在家中享受到了“医疗大篷车”的温暖和关爱。
2005年7月中旬的一天,他到和田地区给当地维族患者会诊,早上很早就出发了,途中要经过一段500多公里长的沙漠公路,因当地环境十分恶劣,地表温度高达70-80度,汽车最易爆胎发生事故。临走前,兵团领导再三强调、劝说,你是国家的人才,路上太危险千万别去,当时他顾不上这么多了,因为那里的维族心血管病人等待他去会诊,为了当地病人能得到阜外专家的救治,他亲自驾车,经过1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在晚8点多到达目的地。匆匆地吃上了几口饭,看到了那里一直等待的几十位维族病人,看到他们怀着期盼的目光,他顾不得休息,就开始对病人进行诊断医治。等到最后一个病人看完后,已经是凌晨5点多了,他当时一下子瘫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后来听说还是当地的医生把他抬到了床上休息。
三、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专家队伍。
周宪梁同志在当地组织起了“心血管病最新进展”系列讲座,共讲授26讲,他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与医学新进展传授给当地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开阔他们的眼界,启发了他们的思维,使得百姓受益。
此外,他还想方设法从上级部门为新疆兵团农一师医院、兵团总医院争取科研经费100万元。
2006年五一期间,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周宪梁同志和阜外医院30多名医疗专家再次来到新疆,为边疆各族群众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1600人,开展各种心血管手术120台,讲座36场,并为农一师医院赠送了价值3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
四、把边疆群众当亲人
12岁的维族小姑娘努尔古丽来自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托克提根村,几年前不幸患上了右面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等她来农一师医院求医的时候,血管瘤已经大到合不拢嘴、无法进食,生命垂危。治疗这个病至少需要2万元钱,而小努尔古丽由于父亲患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