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晴山堂法帖》与徐氏家族“觞咏雅集”活动
(全文)
?■ 文/ 汪小玲
?
【内容提要】
《晴山堂法帖》汇集了明代92位作者94件书法作品。这些作者,声名显赫、地位非凡;从作品内容看,绝大多数是徐氏家族“觞咏雅集”的产物。徐氏之所以能聚集如此众多的杰出人物参与他们的“觞咏雅集”活动,归因于徐氏家族的“功”(有功于朝廷)、“富”(富甲江南)、“义”(屡有义举)、“奇”(徐霞客以其“奇游”和“奇文字”折服世人)以及始终居住在作为明朝文化中心的苏南地区。??
徐氏“觞咏雅集”活动,是元明雅集风气盛行的结果:一方面,元明时期热衷雅集的政治家、文化人如杨维桢、倪瓒、杨士奇、杨荣、高启、、徐贲、杨基、宋克等,直接参加了徐氏的雅集活动;另一方面,徐氏“觞咏雅集”表现出元明雅集的新特点:既有“同题同调”,也有“异地同调”。
【关键词】
晴山堂法帖? 徐氏家族? 雅集? 觞咏雅集
?
一、对《晴山堂法帖》的基本认识
1.《晴山堂法帖》的名称和刻制者
《晴山堂法帖》,又常被称为《晴山堂帖》、《晴山堂刻帖》、《晴山堂石刻》、《晴山堂刻石》,由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主持、“梁溪何世太摹勒”[1],现陈列于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南暘岐村“徐霞客故居”之“晴山堂”。
2.《晴山堂法帖》的刻制时间是1624-1636年,前后历时12年
关于刻制开始的时间,有学者认为是“泰昌之后的第二年”,即1621年[2]。其立论依据是:《晴山堂法帖》开始刻制的时间是在徐霞客请人绘制《晴转南山图》、并以“晴山堂”为新建堂舍命名之后;而《晴转南山图》的绘制和“晴山堂”的命名时间都是1621年,因此,《晴山堂法帖》自然是1621年开始刻制。
其实,徐霞客请人绘制《晴转南山图》、并以“晴山堂”为新建堂舍命名并非1621年,而是在1624年。徐霞客挚友、东林党人陈仁锡曾撰写一篇文章,明确交代了《晴转南山图》的绘制时间和“晴山堂”的命名时间,原文是这样写的:“辛酉六月……孺人(徐霞客母亲)病疽寻愈,孝感也。于是履綦盈户,称八十觞,图《晴转南山》赠之,颜其堂‘晴山’,以志神贶。”[3]这段文字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徐霞客“图《晴转南山》”和“颜其堂‘晴山’”的具体时间是徐霞客母亲举办八十寿辰(即“称八十觞”)的那一年,也就是1624年。陈仁锡的这篇文章(作品)就收录在《晴山堂法帖》内,我想该学者不至于没有读到,他之所以持“1621年”错误认识,显然是没注意到“称八十觞”这四个字、或没有理解这四字的确切涵义,而把注意力放在前面的“辛酉六月”上了。——按,“辛酉”,即1621年,就是“泰昌之后的第二年”。
3.《晴山堂法帖》现存76块刻石
《晴山堂法帖》现存76块刻石,完好无损和基本完好的59块,有断裂痕迹的15块,残缺不全的2块。
原刻石应不只76块。《晴山堂法帖》作者之一、晚明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曾有一句话:“……及其(指徐霞客远祖徐麒,字本中)没也,当世名公,若魏文靖、王文端、胡忠安、叶文庄辈,皆哀挽铭诔。”[4]又,陈仁锡也曾叙述:“振之之先(指徐麒),应诏使蜀,……名公卿如叶公盛、陈公镒、刘公铉、高公毂、魏公骥辈互唱和。”[5]由此可知,魏骥[6]、王直[7]、胡濙[8]、叶盛[9]、陈镒[10]、刘铉[11]、高毂[12]等明早期名公都曾为徐家留下墨宝。而且,董、陈的叙述分别是在1626、1624年,这正是徐霞客整理、刻制祖传书法手稿的时间,两人应是借此时机亲眼目睹了这些作品而作以上叙述的。因此,我们大致能断定,这些名公的书迹都被刻进了晴山堂。但在现在的《晴山堂法帖》中,我们能看见的只有王直撰、刘铉书的《敕书楼赞》,其他人书迹不见。我们所看到的《晴山堂法帖》作品并非徐霞客刻制的作品的全部。
那么,76块刻石以外其它刻石、其它作品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呢?现在推测起来,主要和《晴山堂法帖》遭遇的两次破坏有关:一是1645年,南暘岐徐家发生“奴变”事件,一场大火烧死了包括徐霞客长子徐屺在内的二十多条人命、并烧毁了徐家包括《晴山堂法帖》原手稿在内的、所有的文献手稿,晴山堂也受到大火侵袭——想必这场大火给《晴山堂法帖》(刻石)带来了一定的损坏。二是清末民初,许多石刻“乱叠风檐下,断碎日多”、“贤迹荒废犹多”[13],再次受到破坏。此外,根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奚忠源《晴山堂帖叙略》[14],当时所见刻石为“七十又七”,这说明,1936年以后,直到198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的76块,《晴山堂法帖》又损失一块刻石。
4.《晴山堂法帖》汇集了明代92位作者、94件书法作品
《晴山堂法帖》的书法作者,共83人;加上9位“撰”而未“书”、由他人代笔者共92人。各种著作所称“85人”、“88人”、“95人”,均为错误统计数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 无水印.pdf VIP
- 第二课 活动 一周健康食谱 家庭食谱我设计(教案)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科版.pdf
- GB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ocx VIP
- 广州数控GSK25iMbGSK25iTb系列 编程操作手册.pdf
- 2025北京通州七年级(下)期末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VIP
- 中兴常用光传输设备介绍.ppt VIP
- 中国地图报表Excel版(可设置颜色).xls VIP
- 苏TZG 01-2021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图则.docx VIP
- 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难点及解决方案.doc VIP
- 德国旅游城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