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课? 文 朝 代 作 者 出? 处 主?? 旨 备? 注 1、橘逾淮为枳 春秋 晏子 《晏子春秋》 本文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作者在论辩中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用意: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在环境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人为什么“入楚则盗”,引出对楚国的讽刺,晏子凭着机智善辩维护了个人和国家的尊严。环境能改变人 文中晏子是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人。
楚王是一个平庸愚昧的人。 2、孔孟论学 春秋 孔子 《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学习思考紧密结合,要虚心请教、自强不息 成语:不耻下问、功亏一篑 3、曹刿论战 春秋 左丘明 《左传》 本文写了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阐明了取信于民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文中花大量笔墨写鲁庄公的“鄙”目的是与曹刿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曹刿的“远谋”。曹刿深谋远虑取信于民善于把握战机 《左传》是我国一部有名的编年体史书一鼓作气
4、愚公移山 战国 列御寇《列子·汤问》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战国 墨子 《墨子》 课文记载了墨子以实际行动阻止楚国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出他的艰苦实践的精神和反对不以战争的“非攻”思想。 墨家的创始人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战国 孟子 《孟子》 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的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经过许多磨炼,其目的,用作者的话就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本文的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一曝十寒、专心致志) 7、孔孟论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8、王顾左右而言他 从作者三个角度设问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设问,敢于批评时政的人。使齐宣王认识到把国家治理好是自己对人民应负的责任的故事,赞颂了孟子的机智和勇敢,反映了他心怀天下的民本、仁政思想。
启示:我们在批评教育的时候,既要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间接批评比直接批评要有效得多。 9、天时不如地利 强调战争中人和的作用,列举了“围而不胜”、“守而不胜”两个实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最后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教育统治者要实施“仁政”。 10、陈涉世家 汉 司马迁 《史记》 本文生动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原因和过程,说明了秦末农民起义是秦王朝暴虐统治的必然结果,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和政治才能,反映了农民起义军的雄伟力量和浩大声势。胸怀大志、卓越的政治远见和组织才能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鸿鹄之志披坚执锐 11、邹忌讽齐王纳谏 汉 刘向 《战国策》 本文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善于思考,敢于进谏的贤臣形象和齐威王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明君形象。
从文中看,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的人。
齐威王最终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1)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良臣;2)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 ?自知之明 12、出师表 诸葛亮 三国 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13、桃花源记 晋 陶渊明 《陶渊明集》 课文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 14、周处 南北朝 刘义庆 《世说新语》 周处的为人先是“凶强侠气”、“危害乡里”,到后来勇于改过、痛改前非,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 ?翻然醒悟、弃恶从善 15、陋室铭 唐 刘禹锡 《全唐文》 作者借物抒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 16、黔之驴 唐 柳宗元 《柳河东集》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使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驴子形体粗大的特点。文章旨在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同时启示人们要敢于向貌似强大的敌人作斗争。 ?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 17、小石潭记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优美的环境和幽深凄凉的气氛,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忧伤凄苦的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