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淫 致病的共同特点 概念 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邪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
5转化性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行、变、动)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位; (冷)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火(热)邪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热)
火热易扰心神;
火热邪易伤津耗气;
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邪易致疮痈。 湿邪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湿为阴邪,易损阳气,阻遏气机; (重、浊、腻)
湿性重浊,易趋下、袭阴位;
湿性黏滞,易兼他邪。 暑邪 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外感、季节)
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暑多挟湿。 燥邪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干)
燥易伤肺。
凡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 疠气的致病特点: 疠气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因素:
症状的黏滞性(不爽)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1、气候反常
湿邪致病黏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病程的缠绵性(病程长)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疠气: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3、预防隔离工作不力
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4、社会因素
疫病发生的类型:瘟疫 寒疫 湿热疫
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阴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正经)
足太阴脾经
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经脉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经络系统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脉中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别络-------十二经脉及任、督各分出一支别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支。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络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罗与筋骨、关节的体系。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连属组织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所属部位 阴经
(属脏) 阳经
(属腑) 循行部位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手 太阴肺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 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太阳小肠经 前缘
上肢 中线
后缘
足 太阴脾经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阳明胃经
少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