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排烟温度响因素的试验与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锅炉排烟温度响因素的试验与分析

锅炉排烟温度影响因素的试验和分析 The test and analysis for problem of higher exhaust gas temperature in 1000t/h boiler (250002)山东电力研究院 刘志超 摘要:本文在几台1000t/h锅炉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影响锅炉排烟温度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排烟温度偏高的综合治理措施。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higher exhaust gas temperature in DG1000/170-1 boiler is studied by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field test. the cause factor in presented and some improvement sugesstion are proposed. 关键词:锅炉 排烟温度 Key words: boiler exhaust gas temperature 设备概况 山东邹县发电厂的4台330MW机组锅炉为DG1000/170-1型。每台锅炉有6层共24只直流煤粉燃烧器,四角喷燃。设计煤种为高挥发分(Vr≈40%)烟煤,制粉系统采用中间储仓乏气送粉方式,配有4台DTM350/700磨煤机和4台排粉机,每台排粉机带一层半共 6只喷燃器。锅炉尾部采用二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额定负荷时的主要设计参数及技术规范: 过热蒸汽流量 1000t/h 过热蒸汽压力 170kg/cm2 过热蒸汽温度 555℃ 再热蒸汽流量 854t/h 再热蒸汽压力(进口/出口)35.3/33.7kg/cm2 再热蒸汽温度(进口/出口)335/555℃ 给水温度 260℃ 冷空气温度 20℃ 热空气温度 320℃ 排烟温度 134℃ 燃料消耗量 175.28t/h 炉膛断面积 188.7m2 炉膛有效容积 8600m 1985年第一台机组投产,若干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台锅炉的排烟温度普遍过高,平均排烟温度超过160℃,有时可达180℃ 表1是机组负荷300MW,锅炉排烟温度165℃时各项热损失分布。其中排烟热损失占了热损失总量的92%,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最主要的因素。 表1:锅炉各项热损失 (%) 排烟热损失 q2 8.48 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3 0.02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4 0.39 散热损失 q5 0.22 灰渣物理热损失 q6 0.08 排烟温度升高的原因 导致锅炉排烟温度升高的直接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燃烧工况的变化,例如煤质或配风的变化引起理论燃烧温度和炉膛内烟气参数分布的变化,导致辐射换热量和对流换热量的重新分配,最终导致排烟温度的变化;第二类是传热工况的变化,如尾部受热面污染积灰导致传热量减少,或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空气量减少导致烟气放热量减少,最终造成排烟温度升高。 从燃烧调整角度考虑,可以将排烟温度的影响因子分为可调变量和不可调变量。由于送风温度、煤质、给水温度等可以认为是不可调变量,因此本文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另外,虽然增加省煤器受热面可以有效地降低排烟温度,对于本锅炉来说,由于汽温偏低,增加省煤器后将使本来偏多的蒸发受热面变得更多,加重了汽温低的问题,而以往的改造证明增加过热器受热面来降低排烟温度效果很有限,因而本课题解决方案中不考虑增加省煤器和过热器受热面。 根据对设备状态的调查诊断,首先针对排烟温度升高的各种可能原因进行各种变工况热力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运行工况的锅炉运行试验,逐步查明了导致锅炉排烟温度升高的各种原因及其影响程度。试验结论主要采用单因素轮换法试验的数据,并对大量的随机工况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试验结论的正确性。 2.1变工况热力计算 根据设备实际状态参照原苏联的锅炉“热力计算标准”实施变工况热力计算,主要计算各种变工况状态下排烟温度随各影响因子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列于表2。表中影响系数k定义为: EQ \F(△θpy, θpy) = k EQ \F(△X, X) ,即k= EQ \F(X *△θpy, △X *θpy) 。其中: △θpy —排烟温度的最大变化量; θpy —设计排烟温度; △X —影响因子的最大变化量; X— 影响因子的初始值; 表2 不同因素对排烟温度的影响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变化幅度 排烟温度变化幅度 影响系数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0.2 4.0 0.17 送风温度℃ 10 7.0 0.11 尾部受热面污染系数 0.075 15.5 0

文档评论(0)

dmdt5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