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鉴赏错因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病因分析 一、考纲分析 2011年的《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阅读是这样规定的: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答诗歌鉴赏时,或者不能准确理解诗歌,或者答非所问,或者词不达意,或者答题不够规范,或者书写潦草、有错别字,造成失分。现在我具体分析一下常见的几种错误的原因。 三、常见病因分析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作者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乃是情理中。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答题指导】“怎样表现离恨苦”,关键是“怎样”二字。此题考察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有三个要点:菊愁兰泣、燕子双飞和明月无情,答题时三者缺一不可。 病例1:小花小草愁得哭泣生烟;天冷了,燕子成双成对飞去,人却不能。月亮不解我的心(八成那天满月吧);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 【病状分析】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因此诗歌鉴赏时往往有解释一下诗句内容的必要,但是这种解释只是鉴赏的前提,而不是鉴赏本身。“以译代析”的结果是没有赏析。 ——病因之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 病例2: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独的离恨苦。 【病状分析】题干问的是“在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依据题干的要求,应该回答的问题是“怎样表现”,而不是“表现什么”。然而,有的考生或者疏于审题,或者根本不明题意,故而出现了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题目是问“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而回答是:表现了诗人的离恨苦。 ——病因之二: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病例3:作者用凄凉的景色描写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的画面,抒发自己的离愁。 【病状分析】在诗歌鉴赏时必须抓住诗歌的具体内容去分析,在回答“怎样表现离恨苦”时,只用了“用凄凉的景色”这句非常笼统的话替代了对“菊愁兰泣、燕子双飞和明月无情”等一系列鲜明意象以及所用技巧的分析,显得十分空洞。这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毛病,因而也是最主要的失分原因。 ——病因之三:笼而统之,以空对空。 病例4: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的离恨苦,衬托出自己的苦闷心情。 【病状分析】词的上阙出现了一连串的意象,作者是在用这“一连串的意象”渲染凄苦的氛围,烘托“离恨苦”——用燕子“双飞”反衬孤独,用“菊愁兰泣”移情于景,用“明月”之“圆”衬自己的“别离”之“缺”。对于这些“区别”和“不同”,答题时应该作出具体分析,而不能从诸多意象中单单拈出一个“燕子”,然后用一个“等”字一带而过。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肯定会严重失分, ——病因之四: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病例5:作者借物抒情,用菊、兰、燕子、明月等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离恨苦。 【病状分析】表面上已经把几个意象囊括无遗,似乎无可厚非了,其实不然。根据题干的要求,应该答的是“

文档评论(0)

4wxko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