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高淳县桠溪镇将获国际慢城称号(组图)
“慢城”不是世外桃源,却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和节奏。
高淳县位置示意图。
高淳农民们在劳作
采摘葡萄
江苏高淳即将被正式授予“慢城”称号 引发网友好奇及热论
对于30多年来已习惯于“急行军”、高速发展的中国人来说“慢城”到底是否乌托邦?
名不见经传的江苏南京高淳县桠溪镇,因为一条将于11月被世界慢城组织授予“慢城”称号的消息,迅速火遍网络——对于30多年来已习惯埋头奔走于“急行军”、深陷高速发展带来种种“城市病”的国人来说,号称中国首个“国际慢城”的横空出现,宛如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掉头标志般,引发广泛的震撼和瞩目。
“比获得‘慢城’称号更重要的是倡导一种生活模式”,有网友这样评论。而有国人更注意到,在刚公布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近年来在中央重要文件中几乎从未缺席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未被写入——专家解读,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十二五规划”和此前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最大不同。
“慢城”概念出现在当今是否适当其时?在仍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商业时代,这种“慢”能持续下去吗?即将诞生的中国首个“国际慢城”,是否真是传说中的“乌托邦”?在网络热论的喧嚣之外,在众多的向往和怀疑之中,请看本报特派记者发自江苏高淳的实地调查。
从南京机场出发,通往“慢城”的却是一条高速公路。在高淳县的公路出口,没有眺望到传说中的“慢城”,映入眼帘是一幅巨大的广告牌:“打造长江之滨最美丽乡村。”
“慢城”之源:
意大利市长邂逅苏南小镇
步入“慢城”之前,须先明确概念——在本月将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称号的,其实不是一座城,而是位于高淳县桠溪镇西北部一块面积约49平方公里的地区,当地人称其为“生态之旅”。
这个地块自成体系,地处苏皖两省及溧阳市、高淳县、溧水县、郎溪县四县市交界处,属于长三角经济区和江苏沿江开发区域;本身纵贯桠溪镇西北部丘陵地区,西离宁高高速7公里,东接246省道。被称为“慢城”的这个区域内,目前人口约2万人,6个行政村分布在一条长达48公里的风光带两旁。
昨日,家住大山村村头的村民芮六春正忙着张罗镇政府帮他打造的“农家乐”。在村民眼中,“慢城”的称号已经有了,开不开会只是个形式。借助“慢城”的东风,村里的首批“农家乐”设施将于明日正式开张。
提到“慢城”,芮六春满脸自豪和向往——这个打他出生起就一直居住的村庄,即将拥有一个时尚的“洋”称号。
“一个老外带来的”,芮六春口中的“老外”是意大利波利卡市市长安杰罗瓦萨罗。3年前,高淳县曾与意大利波利卡市结成友好城市,今年7月1日,市长安杰罗瓦萨罗第3次来到高淳,点名要到“生态之旅”看看。桠溪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魏桂财全程陪同了这一趟走访。巧的是安杰罗瓦萨罗本人具有的另一层身份——世界慢城联盟副主席、国际部主席。他在高淳逗留了三天,绕着桠溪镇走了几圈,又在芮六春等村民家里坐着聊了很久,临走时撂下一句话,“这里的一切,完全符合‘国际慢城’的标准。”
几乎高淳县是立即被纳入了这个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欧洲城市加入的“慢城运动”之中,并迅速启动了申报“国际慢城”的工作,最终得到了消息——11月份在苏格兰举行的国际慢城会议上,高淳将以“桠溪镇”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目前,由这个组织颁发的“慢城”标志,已被送到高淳县政府手里。 ??(责编:小何
“慢城”之内:
“慢城”到底有多慢?
“慢城”到底是什么?国内鲜有人知在西方已流行10年的“慢城”概念。“慢城”是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是指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根据“慢城”运动联盟的规定,成为其中成员必须在城市人口、环境政策、城市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食品生产甚至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满足54项的具体规定。
“截至去年,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的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在亚洲国家中,日本、韩国都有‘慢城’。”魏桂财说。
作为国内首个“慢城”,高淳迅速引发了国人的广泛好奇。这里到底有多“慢”?
“慢城中人”芮六春自认确实很“慢”——尤其是这几年,生活好了,日子真是越过越“慢”,越过越舒心。2006年开始打造的“生态之旅”地区,每条村都已经用上了机械化耕作手段。时下是秋天,但是芮六春却很闲。“一年到头没啥忙的,就是伺候一下家里的地,平时再搞搞小运输。地里的活都用上了机械,每个季度也就忙个一周左右就搞完了。”
加上刚出生的儿子,芮家现在四口人,年收入约在4~5万元,“不愁吃也不愁穿,还很自由”。最近在高淳县城工作的女儿买房子,老芮还慷慨赞助了一部分。
“我们这里打造得很好,镇里引导我们搞有机农业,我家种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