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定情信物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定情信物探

《诗经》定情信物初探 孙小金 三明学院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 福建三明 365004 摘要:《诗经》中的定情信物,作为恋爱男女双方表达真情的凭证,以特定的形式传达着与众不同的含义。定情信物在作品中具有其独特的意蕴,不仅传达出爱情是永恒的这一社会意义,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同时,定情信物在作品中对男女主人翁的形象有着彰显作用。它显示了人物的钟情与痴迷,凸显了人物性格上的热烈与叛逆,体现了人物性格上的主动与被动,从而使《诗经》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诗经》; 爱情信物; 意蕴;作用 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与《楚辞》都是以抒情的表达方式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抒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主情思想成为华夏民族的主流。主情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爱情上尤其展现出我们民族特有情感性、浪漫性。《诗经》的开篇《关雌》一文中通过比兴的手法写出男女之间的情感,写出了男女对自由之爱的向往,从另一侧面也看出作者对这份情的认可。历史上留下大量反映爱情题材的作品,它们均在不同程度上歌颂自由之爱。爱情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表情达意的爱情在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婚俗文化,“六礼”便应运而生。“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又称“纳币”,即男方使人送聘礼到女方,应该是中国定情信物的官方说法。这种婚恋程序一直影响着后来的社会,以至今天。《诗经》中的诗篇《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开始出现了男女定情信物“彤管”,“彤管”成为男女表情达意的载体,应该是中国爱情定情信物的滥觞。 一、“定情信物”的界定及其分类 《说文》云:“信者,诚也。”“定情信物”重在“情”“信”二字,“情”者,真情;“信”者,凭证也。[1]77定情信物在传达两人情感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主人翁传情的一种凭证。笔者认为定情信物的界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定情信物是情的承载者。定情信物所传达的情是真情,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情,而是男女主人翁传达的那份真情,是一份互诉衷肠的爱情之情;其次定情信物赠送的主客体。主体是男女主人翁的双方或者是其父母,客体也是相应的男女双方;最后定情信物必须是情的见证者。定情信物不仅是物质的层面,而且也是双方的一种代替者,一种精神意义的牵挂,一种彼此坚守的信念。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分为风、雅、颂三章。其中关于爱情方面的有男女热恋的欢乐, 有失恋的痛苦, 有婚后的和谐, 也有弃妇的泣诉, 共七十七首, 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涉及到的定情信物有彤管、荑、朴樕、鹿、木瓜、木桃、木李、琼琚、琼玖、梅、蕳(菊科植物)等。这些定情它们大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让男女主人翁在不经意的生活,触动着那份情。为了更好的研究定情信物,现将定情信物按照一定标准分类,这标准分别为:定情信物材质上来进行分类和按着赠送主客体关系来分类。 (一)按材质分: 1.珍宝类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2]138 诗中之琼琚,《毛传》:“琼,玉之美者。” 琚,杂佩中的一种。胡成珙《后笺》:“杂佩谓之佩玉,亦谓之玉珮。杂佩非一,其中有名琚者耳。” 瑶,《说文》:“玉之美者。” 玖,《说文》:“石之次玉,黑色” [2]139这类信物多为玉石,稀有价高,用来赠送爱人,既表明自己对爱情的珍视,也暗含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2.鲜花香草类 自古以来文人喜欢以香草喻美人,花草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也当见证美好的爱情。《诗经》也毫不例外。《邶风.静女》写的是情人约会时, 女子见到心爱的人,故意考验似的躲藏起来, 使情人急得搔首踟躇,当女子赠送给男子美丽的彤管(红色的小草)时,倒觉得这简单的礼物反而是最美的了。不是小草(荑)本身的美, 是因为美丽的人送的而美丽(匪女之美, 美人之贻 )。 《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 2]183 蕑,香草名,亦名兰。诗歌开头展现了在仲春之月的美妙季节里,田野郊外,溱水洧水春水高涨,年轻的小伙和姑娘手持散发着清香的兰草,姑娘邀请小伙去游玩,小伙说已游过,姑娘撒娇说再去玩玩吧,洧水之外,地大人多很快乐。挤满了男男女女,又是说来又是笑,深情的互相赠送芍药花。诗歌描写了青年男女春游的欢乐,以手持兰草开始,以赠送芍药结束,花草在年轻男女的恋情中作用不小。因兰草以其清幽之香而自古就备受青睐。《说文》曰:“兰,香草也。”《易经》曰:“同心之言,其嗅如兰”,心心相印之人的语言就如嗅到芬芳的

文档评论(0)

gm8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