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辛弃疾对陶渊明受容的原因及过程.docVIP

浅析辛弃疾对陶渊明受容的原因及过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辛弃疾对陶渊明受容的原因及过程 指导老师:张海鸥 作者: 陈忠惠 [摘 要] 近年已有论者论及辛慕陶的问题,但未关注辛慕陶的过程。本文着眼于辛慕陶数十年的心灵历程,以全面、细致的检索和统计为基础,以辛弃疾词作为背景,从辛与陶的社会背景、历史现状、个人际遇等角度来阐明辛慕陶的原因、过程及其所达到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 辛弃疾 陶渊明 慕陶 过程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the issue of the influence of Tao Yuanming on Xin Qiji, but the course of the influence hasn’t be mentioned. The process which Xin Qiji follows the example of Tao Yuanming step by step in his life is specially emphasized here. Based on the entire and detailed list of allusion about Tao,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ause and the course of the influence and the spiritual realm which Xin attended to from the angle of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Xin and Tao, the history situation and individual lot etc. [Key words] Xin Qiji Tao Yuanming Influence of Tao Process 辛弃疾去官隐居,几近二十年,才志难抒,在这段无缘尽展其雄才大略的赋闲时分,他呈现出明显的慕陶倾向:钦慕陶渊明,以陶自居,以陶的一举一动为模范式样,学其处世风范。对辛弃疾与陶渊明有这渊源关系,近年论者在研究辛弃疾师承前代作家时,已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过——有从文化性格的角度,如“稼轩词中大量颂陶潜,吟老庄,谈佛释,正反映了其深刻的文化性格矛盾”[1];有从性格旷达的角度,如《论辛弃疾的旷达词》一文,多次指出稼轩慕陶“表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开朗的情怀”[2];有从道家典范的角度:“辛弃疾追慕陶渊明和倾心老庄思想,是他道家倾向的两个主要方面,但这两者具有的意义又有所不同。从陶渊明那里,辛弃疾得到的是一种现实生活的行为典范”[3]等等。诸多涉及辛陶关系的文章中,当数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与辛弃疾》[4]一文于辛学陶的论述最为精详。袁先生不仅详细归纳了辛学陶的具体篇章,还从辛词与陶诗的契合点及辛学陶的文人背景来论证了辛学陶的必然,并且最终归结出一种新的认识:隐士也有豪放,辛学陶便表现出一种隐士的豪放。[5] 但是,就我所见,诸多论证还基本集中于辛弃疾如何学陶以及学陶的原因。本文则欲专门探析辛慕陶的过程,并且,从辛弃疾学陶、慕陶的过程中,审视与辛弃疾心灵旅程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 一、稼轩慕陶词统计 关于辛弃疾慕陶词作,袁先生在《陶渊明与辛弃疾》一文中曾作过一次细致的统计,我亦步亦趋统计了一番。但是,无论辛弃疾各个时期词作涉及陶渊明的情况,还是陶渊明作品及其事迹被辛所用情况,在统计数据方面,我都得出与袁先生不同的结果。 据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6],辛词共626首,其中直引陶之名或借以自比或借以喻人,明引或暗用陶诗陶文,明说或暗合陶元亮之典者,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与辛弃疾》一文中统计出有60首,我统计出有72首(检索详见注)[7]。由于没有袁先生具体的检索词条,因此,不能够明确我的统计结果与袁先生的具体出入在什么地方。不过,具体到各个时期稼轩词的检索还可以比较一下。比较情况如下: 江淮两湖之什(自1167年至1181年,稼轩二十八岁至四十二岁)稼轩词共71首,其中涉及到陶渊明的,袁先生统计出有2首,占1/30;我统计出有5首,约占1/14; 带湖之什(自1182年至1192年,稼轩四十三岁至五十三岁)稼轩词共176首,其中涉及陶渊明的,袁先生统计出有14首,约占1/13;我统计出有17首,约占有/10; 七闽之什(自1192年至1194年,稼轩五十三岁至五十五岁)稼轩词共32首,其中涉及陶渊明的,袁先生统计出有3首,约占1/10[8];我统计出有5首,约占1/6; 瓢泉之什(自1194年至1202年,稼轩五十五岁至六十三岁)稼轩词共173首,其中涉及陶渊明的,袁先生统计出有32首,约占1/5;我统计出有34首,约占1/5; 两浙,铅山诸什(自120

文档评论(0)

orhchv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