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考研参考书笔记
院画的艺术特征:
院画的创作,提倡“形似”、“格法”,要求画家具有相当的写实功力,对物象作尽精入微的描绘,力求表现出对象的自然形态。宋初,就花鸟画来看,精丽富贵的黄派花鸟适合统治者粉饰太平和精神享受的需要,成为宫庭绘画的标准,黄派花鸟画受到宠遇。北宋末年,由于在宋微宗的重视和亲自主持下,人才隆盛,制度完备,呈现出繁荣景象。宋徽宗艺术观及其作品,成为整个画院创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从赵佶欣赏壶中殿的月季花能合于春天日中的姿态及指斥画家孔雀升墩不应先举左脚两则佚事、就可知道他强调法度的程度。)
院画在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这些值得重视的创作要求,反映了宋代院画注重观察生活,提倡精微描绘,追求意境表现的趋向和趣味,从而酿成了宋代院画精深完备,“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来的传统绘画以良好影响。
由于画院讲求严格的法度。因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一些画家的思想,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和笔墨技巧的变化,有的作品趋于刻板、繁琐或柔媚、平庸。
三、花鸟画的发展
“富贵”与“野逸”风格的并存——徐熙和黄筌的花鸟画艺术;
精丽典雅的北宋院体花鸟画;
借物寓意,寄情于墨——文同、苏轼的绘画及其绘画主张,苏轼的艺术美学主张主要有:“诗画一律”、“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寓意于物则乐,留意于物则病”、“论画以形似,见以儿童邻”、“成竹在胸”。
(一)、精丽典雅的北宋院体花鸟画
由于黄派花鸟画符合帝王贵族的审美要求,因此,黄派习用的“勾勒晕色”法及其整体风貌便成为院体的标准画风。特别是黄筌之于黄居采,最受皇家宠遇。黄居采,后蜀时为翰林待沼,蜀亡,随其父到汴京,仍任翰林待沼。太宗委任他收罗并鉴定名画。
稍后的黄派继承者,不免因陈蹈袭,使院体花鸟渐趋萎靡僵化。直到熙宁、元丰年间,赵昌、易元吉、崔白,吴元瑜诸家的出现,终于打破了百余年间黄氏画派独霸画院的局面。即:在重“形似”的前提下,注意不失其生趣,在重色的同时,不流于媚俗。自崔白起,院画画风起了实质性变化。
崔白(十一世纪),字子西,照梁熙宁年间补为画院艺学。记载中说他“博雅好古”,是一位富有学识素养的画家。他不受戒律约束,勇于破格,柔合徐黄二体,别创一种“体制清淡、体风疏通”的画风。现存作品有《双喜图》描绘了深秋季节的荒野景色。大风呼啸,叶落草枯,树枝摇曳;蹲在坡下的野兔正回首惊视两只逆风扑翅呜叫的喜鹊。画面充分表现了秋野荒郊的萧索气氛,融注了画家对自然景色的独特审美情怀。
北宋末年,身为皇帝的宋徽宗赵佶(1082 -- 1135)不仅是最高统治者,也是绘画艺术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艺术创作是他帝王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却是一个有相当艺术修养和艺术才能的艺术家。他年少时即与名画家交游,即位后重视翰林图画院,经常参与艺事活动.他的花乌画,有不少作品流传,且风格多样,不乏杰作、可以看出他对传统花鸟兼收并蓄的迹象。
他所作的《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等,都是有明确寓意的作品,无非是“太平瑞应”、“神授君权”、“仙鹤告瑞”之类内容、借以自我美化,粉饰太平。他的《腊梅山禽图》、《鹰犬图》等,禽鸟姿态生动逼真,形象刻画精细准确,各种花草景物的配置也疏密有致,花色鲜妍,渲染精妙,再配上别具一格的“瘦金书”题字,十分和谐统一,舒秀文静。赵佶的艺术思想、绘画风格以及书体对后世都有较大影响。
(二)、借物寓意、寄情于墨的文人花鸟画——文同、苏拭的绘画及其绘画主张
在北宋中期院体画兴盛的同时,在院外的部分文人士大夫当中,兴起一股借绘画抒发性情的“笔墨游戏”之风。这种“笔墨游戏”即被后人称之为”文人画”。最初以苏拭、文同、米芾等人为代表。文人画风能在这个时期兴起,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其中艺术形式发展的规律的决定性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中国绘画从原始时代到汉是个质朴、厚拙、粗略的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后,绘画向细密、精确、华丽、逼真方向发展;到唐代达到—个高峰.宋代这种风气已达到顶点,而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顶点时,往往已成为一种束缚。在这种情况下,求变、求发展,就成为一种必然。
宋代文入画家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力求变革,在当时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他们将绘画作为一种白我消消遣.自我表现的工具,强调主观感受在笔墨上的流露、即在“笔情墨趣”之中披露自己的心境。他们的表现对象.多选择一些适合乘兴辉写.并且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如梅、松、竹、兰等。在技法上注重于“写意”。追求笔墨形式本身的感人力量和作品的天然意趣。
文同(10l8—1079).字与可,四川盐亭人。以诗词书画名重于世.画墨竹尤为突出。披称为”湖州竹派”。为了求得生动自如的表现.他对于月光下的竹影进行过认真的观察。并用熟练的行草书法的笔势尽情挥扫。借水墨的淋漓酣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中学开学第一课总结.doc
- 2016云南特岗信息技术学科备考:Excel基础知识.doc
- 2016保险公司副经理述职述廉报告.doc
- 2016关于学生党校培训心得体会.doc
- 2016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doc
- 2016医院副院长工作总结 (2).doc
- 2016司考民法讲义:无权代理.doc
- 2016外经贸法硕考研经验.doc
- 2016好听诗词名字大全 (2).doc
- 2016宝宝取名女孩.doc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