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胸蛙体大小、热生理学变异及系统地理学研究.pdf

棘胸蛙体大小、热生理学变异及系统地理学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棘胸蛙体大小、热生理学变异及系统地理学研究论文

棘胸蛙体形大小、热生理学变异及系统地理学研究 摘 要 棘胸蛙(Paa spinosa )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越南北部,是一种经济价值较 高的易危蛙类。本研究通过检测棘胸蛙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热生理学变异以及 运用线粒体序列变异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探讨棘胸蛙形态和热生理学变异的模式 及对环境的适应,以及遗传结构和系统地理格局。 测量了棘胸蛙5 个地理种群的形态指标,并分析与各地理种群的气候因子(年 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各种群的身体大小 与年降雨量、年平均最高气温呈正相关,与年平均最低气温呈负相关,提示棘胸 蛙体大小的地理变异和气候因子(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密切相关,变异形式符合 初级生产力假说。棘胸蛙各种群成体存在显著的两性异型现象,雄性成体的体长 和体重显著大于雌性成体。以体长为协变量的方差分析表明,雄性成体的前肢长 显著大于雌体。两性异形的地理变异相对比较复杂,可能是雌性受生育力选择和 雄性受雌性挑选共同影响的结果,雌性生育力选择可能和延迟雌性性成熟时间有 关。 测量了6 个棘胸蛙地理种群的身体最适温度和最高耐受温度,发现棘胸蛙的 身体最适温度存在显著的日节律现象。同时,高纬度地区的棘胸蛙身体最适温度 显著低于低纬度种群,最适温度和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棘胸蛙身体最适温 度与所在区域的基质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棘胸蛙最适温度的地理变异是棘胸 蛙适应环境的结果。本研究未检测到最高耐受温度的地理变异,这可能与棘胸蛙 在极端温度下的行为调节有关,也提示最适温度和最高耐受温度进化的不平行。 测定了13 个棘胸蛙地理种群122 个体的线粒体DNA cyt b 基因562bp 的序列, 发现了218 个变异位点,定义了51 个单元型。棘胸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单 元型多样性h=0.968±0.006 ,核苷酸多样性 π=0.1152±0.0068) 。系统发育分析提 示棘胸蛙可分为4 个枝系,分别对应于越南、中国西部、中国中部和中国东部的 种群。各枝系对应的地理区域相互不重叠,且枝系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已接 近种间分化水平。提示虽然棘胸蛙种群的外部形态相似,但遗传水平上已发生了 xiv 巨大分化,从而形成了多个隐种。网络中介图和分子变异分析也支持上述结果。 系统发生树同时也提示棘胸蛙在隐种的形成过程中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扩散。根据 遗传距离,推测棘胸蛙不同隐种的分化时间大约发生在第三纪的中新世。错配分 布显示表明,棘胸蛙种群经历一个复杂的种群历史动态。 为了验证 mtDNA cyt b 的分析结果,本文用磁珠富集法筛选了15 对多态性 较高的微卫星引物。用这些位点对来自2 个种群38 个棘胸蛙个体进行初步的分 型。结果表明:这些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可以用于后续的棘胸蛙种群 遗传结构的研究。本文运用其中多态性较高的 12 对微卫星引物,对 13 个种群 210 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棘胸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2 对微卫星引物共检出 206 个等位基因,13 个种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 含量分别为0.78 和0.725 。聚类分析和系统发生树表明,棘胸蛙分化为4 个遗传 单元,分别对应于中国西部、中国中部、中国东部和越南北部种群,分子变异分 析揭示这些遗传单元出现较高的遗传分化和较低基因流,并在 12 个微卫星座位 中发现1 个遗传分化单元的鉴别座位。瓶颈效应分析表明,6 个棘胸蛙种群在近 期经历了遗传瓶颈。 总的来说,微卫星数据和mtDNA 数据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4 个遗传分化 单元严格符合进化显著单元条件,至于这些进化显著单元是否可认定为独立的物 种,尚需更多样本和其它数据支持。 关键词:棘胸蛙;形态;热生理;变异;线粒体DNA;微卫星;遗传结构; 系统地理学 xv Variation in body size, thermal physiology, and phylogeography of the giant spiny frog Paa spinosa Abstract The giant spiny frog (Paa spinosa), distributed in the sou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