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发展猪苓人工栽培项目策划书
项目总论
平河梁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东部南坡的宁陕县境内,东至旬阳坝镇月河坪村、古山磴梁,西与宁陕皇冠乡和省宁西林业局相连,南以古山磴梁、龙潭子、火地塘为界,北以宁陕县两河镇、旬阳坝镇为界。保护区内岭谷相间、坡陡谷深,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是以保护大熊猫和珍惜重点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的保护区。据调查本地区大熊猫生存面临一定威胁,随着大熊猫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以及封山育林力度的加大,社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社区经济开始下滑,甚至出现返贫现象。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服务队重点调查的社区是七里沟村,位于旬阳坝镇东北方 3.5 公里处,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内,该社区包括七里沟和徐家坪2个村民小组,82 户,共计385 人,社区居民除一部分外出打工外,大量村民靠上山挖采野生药材(主要为猪苓)为生,少数居民已开始小量野生种植,随着近年药材市场猪苓价格的不断攀升,推测近一二年内势必引起采挖高潮,据调查本地临近山上野生猪苓资源已经枯竭,当地村民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挖采。采集活动遍布整个自然保护区,严重地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植被,造成多种名贵药材资源枯竭,同时,采集活动严重干扰了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息繁衍。服务队调查之时有人发现大熊猫在七里沟活动的迹象,此事件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采药势必对本地区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一定威胁。
综上所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同时尊重社区居民发展猪苓种植要求,我小组提出在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居民社区发展猪苓的人工栽培。
根据wwf提出的项目要求,我们做出了如下初步项目建议书。
本项目建议书是在对七里沟村初步调查了解的基础之上做出的,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我们相信,通过采纳和实施本方案,加之我们共同的努力,必将使当地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农民生活得以改善。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猪苓人工栽培。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陕西省宁陕县旬阳坝镇七里沟村委员会
负责人:熊顺义
联系电话:0915-6981334
项目主管部门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负责人:欧达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
负责人:张小平
项目拟建地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旬阳坝镇七里沟村(规模化栽培向平和梁自然保护区推广)
市场预测
猪苓是传统的常用中药,具有较高的医药和保健价值,近年来,随着猪苓需求量加大,猪苓市场呈现供不应求之势。由于野生猪苓只在陕西、四川、云南等地有生长,一般只在海拔1200-1600米的山坡上可以挖到,资源很是稀少,加上没有采取保护性挖掘措施,导致目前野生资源枯竭,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人工栽培刚刚起步,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升,人工栽培猪苓效益普遍较高,建设猪苓人工栽培基地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猪苓需求量加大,猪苓市场呈现供不应求之势。由于野生猪苓只在陕西、四川、云南等地有生长,一般只在海拔1200-1600米的山坡上可以挖到,资源很是稀少,加上没有采取保护性挖掘措施,导致目前野生资源枯竭,价格不断上升,人工栽培猪苓效益普遍较高。有资料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国猪苓年需求量仅为40万公斤左右,80年代至90年代初,全国猪苓年需求量每年也不过55万公斤。由于猪苓原品对肾、肝有治疗和保健作用,商品用量大,2000年全国需求量猛增至100万公斤。最近又有消息称,今明两年,全国市场需求量将突破400万公斤,其中出口量约为100万公斤。目前,人工栽培猪苓技术已经成熟,经2-3年的生长期,每平方米可产猪苓鲜品35公斤左右,折干率按50%计,可获干品17公斤。按此产量计算,目前全国需要安排约11万平方米栽培面积,如果将生产中的某些意外如自然灾害等预测在内,则至少要栽培20万平方米,其中还没有计算出口数量和原有中成药制剂的扩大生产以及开发新的中药制剂或保健食品等方面的需求,否则,即使安排40万平方米,恐怕也难以满足需求。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10年将是国内外猪苓需求大增的高峰时段,由此可断定人工栽培必将形成一个生产小高潮。
?
项目建设进度
第一阶段:半野生猪苓种植(已完成)
在七里沟村野生猪苓种植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七里过村的调查和了解全村30%的农户已经不同程度地种植野生猪苓,种子来源主要为上山挖采,此地农民已基本掌握猪苓的生长习性和生长方式,有充足的实际种植经验,目前全村共种植(1000)窝(2500公斤),总价值(8万)元,种植两年以上的大约为(20)户
第二阶段:人工试种培育
a.成立“项目开发监督管理小组”,这个小组主要由项目策划小组的人员和wwf项目投资监督人员共同组成,作用有4个。
——同规划所涉及到的上级部门进行联系,跟踪规划实施情况,配合规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