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的基本知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教研室--张敬慧 (一) ----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重点掌握微生物的作用 职业技能教学点: 学生能具备区别微生物与普通动植物的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微生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微生物与普通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清点人数—课堂介绍——引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答疑——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时间:2 学时; 教学地点:1416 教学手段: 结合图片资料的讲授法组织 多媒体教学 讨论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 微生物与我们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cm2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个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中细菌总数达1000亿个 1g新鲜植物叶子表面大概有100万个微生物 每个喷嚏飞沫中含细菌4500~150000个,重感冒者能达8500万个 生活在土壤中和地下的细菌数总重量达1003410吨 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微生物:是对所有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形体微小、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单细胞或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的统称。 二、微生物的特点 (一)体积小,表面积大 度量单位:微米(μm)或纳米(nm) 球菌体积:1 μm 3 最小的具有细胞壁的细菌:纳米细菌,其直径最小仅为50nm 个体最大的细菌:硫细菌,其大小一般在0.1-.3mm,?能够清楚的用肉眼看到。 乳酸杆菌表面与体积比值是1:120000,鸡蛋是1.5:200,人仅为0.3:1。 (二)吸收多,转化快 大肠杆菌在合适条件下,每小时可以消耗相当于自身重量2000倍的糖,而人体则需要40年之久。 乳酸菌1小时产1000—10000倍于其细胞重量的乳酸。 1个500kg的乳牛24h生产的蛋白质约1kg,同样重量的酵母24h生产500000kg蛋白质。 (三)生长旺,繁殖快 微生物在温湿度适宜情况下每20—30′可繁殖一代。 一个大肠杆菌每天可繁殖73代,理论上达到47×1020个/天。24小时后一个细胞的后代重量可达4.722×105kg,有4000个地球之重 以下培养条件的限制:1、营养物质消耗;2、pH改变而受影响;3、中间产物积累的影响;4、氧浓度改变影响呼吸。 (四)易变异,适应强 在海洋深处的某些硫细菌可在250~300℃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 在太平洋深处350℃生活的嗜热菌,南极—18 ℃生长的嗜冷菌 PH5时的菌株,脱氧硫杆菌最高为PH10—11,32%NaCl溶液生活的嗜盐菌等 (五)种类多,分布广 1g谷粒含有43000~108000个细菌、228个放线菌、12000个丝状真菌;1g黄壤含有880000个细菌、760000个放线菌、740000个丝状真菌。如果是变粘的牛肉,微生物个数体达3—300×106个/cm2。如异 常气味的牛肉,微生物个体数达1.2—100×106个/cm2。 在大气层内,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微生物特点间的关系 巨大的营养吸收面 比表面积大 废物排泄面 吸收多,转化快 环境信息接收面 生长旺,繁殖快 个体微小 体积小 灵活的代谢机制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三、微生物作用 1. 微生物与粮食   提高土壤肥力、改进作物特性(如构建固氮植物)、促进粮食增产、防治粮食作物的病虫害、防止粮食霉腐变质以及把多余粮食转化为糖、单细胞蛋白、各种饮料和调味品等方面,都可大显身手。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作用 2 .微生物与能源   当前,化学能源日益枯竭问题正在严重地困扰着世界各国。微生物在能源生产上有其独特的优点:①把自然界蕴藏量极其丰富的纤维素转化成乙醇;②利用产甲烷菌把自然界蕴藏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转化成甲烷;③利用光合细菌、蓝细菌或厌氧梭菌等微生物生产“清洁能源” -- 氢气;④通过微生物发酵产气或其代谢产物来提高石油采收率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