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及反思(王蔺) (2).docVIP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及反思(王蔺) (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及反思 王 蔺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黄山的资料,了解黄山。 【教材分析】 本文属于描写景物的散文,宜样学生对课文的自读自悟,在悟中体会黄山松的奇、美,激发 对大自然、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导入:由十一长假旅游谈起。问学生上哪玩过,有无去过黄山。然后教师点出“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感受、去触摸、去品味黄山第一绝色——黄山奇松。 /u72/v_NDQ1Mjc2OTE.html (一)整体感悟: 1、同桌相互轮读教材,指出同桌读错的字音,体会课文让我们知道了什么? 2、询问学生:同桌读错的音有哪些?告诉大家提醒一下别的同学。 3、教师展示学生易读错的词语:陡崖、屹立、宾客、盆景、 情有独钟、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 学生指读(2人) 学生领读(1人) 4、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答:黄山是第一奇山、黄山有三棵奇松、黄山有四绝…… 教师借机问:第一绝是什么?(奇松)为什么?——“情有独钟”四个字你体会到什么?你对什么钟情?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奇松?(想) 那么哪儿是欣赏黄山奇松最好的地方?(玉屏楼)为什么?(楼前悬崖上有三棵奇松)/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B%C6%C9%BD%D3%F1%C6%C1%C2%A5in=16498cl=2lm=-1st=-1pn=13rn=1di=51626577645ln=1946fr=ala0fm=ala0fmq=1331788237968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3-1di51626577645objURLhttp%3A%2F%2F%2Fscenery%2F2007_11_17%2F200711171055111922.jpgfromURLhttp%3A%2F%2F%2Fd4ea015664.htmlW640H480T8439S146TPjpg (二)细读品味 一、迎客松: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B%C6%C9%BD%D3%AD%BF%CD%CB%C9in=9856cl=2lm=-1st=-1pn=3rn=1din=1999fr=ala0fm=ala0fmq=133178848579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1di95037229080objURLhttp%3A%2F%2F%2F28%2F63%2F100000000001128555631843208_950.jpgfromURLhttp%3A%2F%2F%2F13714%2F3.htmlW950H712T8390S104TPjpg 教师展示“自学提示”: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找出重点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你划的句子,体会三大名松奇在什么地方? 3、小组交流自学的结果。(2分钟)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的结果: 1、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是那棵松?(迎客松)那我们就先品味迎客松。 2、学生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描写迎客松的词语。 3、问:从这些句子和词语中你看出迎客松奇在什么地方? 姿态美。 枝干遒劲四个字说明迎客松长得怎么样?(有力量、粗壮) 迎客松长在什么地方?你猜猜它有多少岁了? 800多岁!(学生惊讶) 教师: 生命强。 1、在800多年的历程中,迎客松会经历什么样的风霜?(学生答:夏天饱受——冬天饱受——暴雨中——少雨年份——)谁能读读这句话,读出那种粗壮有力,读出饱经风霜来?(凝重的语气、慢一些)总结迎客松的特点 2、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导学生看92页图,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假如来了客人,你会怎么样伸出手臂欢迎?伸伸手臂试试?谁能读读这一句子,读出迎客松的热情? 文化深。 3、“如今……黄山的象征了。”一句说明迎客松奇在什么地方?——教师借机补充有关迎客松的资料:人民大会堂迎客松铁画就是根据这棵松的形象制作的,每一个到中国来的外宾第一眼认识的就是迎客松,说明了什么?(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总结迎客松的特点 4、谁能再读读迎客松的句子? 读完后,教师:读得真好!我感觉迎客松就在我们身边,正欢迎我们去游览黄山风光。接着就是陪客松对我们的款待了。 二、陪客松: /i?c

文档评论(0)

8rq1uw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