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Tobit河北省秦唐沧三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ocx

基于DEA—Tobit河北省秦唐沧三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DEA—Tobit河北省秦唐沧三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DEA--Tobit的河北省秦唐沧三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璐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2班 摘要: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以沧州市、唐山市、秦皇岛市为主的环渤海地区是河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对农村地区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沧州、唐山、秦皇岛下辖29个县为研究对象,在运用DEA传统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超效率模型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唐山市土地利用水平最高,秦皇岛市次之,沧州市最差。并针对此结果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字:河北省 农村 土地利用效率 DEA(数据包络模型)Tobit 一、引言 1.1概述及本文创新点 土地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生存资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我国的土地资源存在着粗放经营的现象,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远没有发挥出土地的真正生产潜力,从而导致农业产值低下,农民收入不高等现象。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然而在以往的研究调查文献中,只从全省的视角出发来调查了农业效率,忽略了研究不同地区农村土地的发展潜力、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因此,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探究了具有代表性的局部地区土地利用效率,并分析了影响因素,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利用效率的建议,有利于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并提高农业产值。另外,本文采用了Per Anersen 等学者于1993年提出一种超效率评价模型对DEA有效的单元进行排序,以解决传统DEA模型效率评价值为1的单元过多的问题。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DEA模型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于1978年开始创建。DEA方法是使用数学规划模型进行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多个输出的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对已知的n个DMU,通过对投入和产出比率的分析,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来判断各个DMU投入、产出的有效性,同时用投影方法指出非DEA有效和弱DEA有效的原因及其改进的方向和程度。 国外土地利用研究最早可追踪到杜能 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1]。索尔等1922年在美国密执安州较早地开展了土地利用综合调查,同期,英国众多学者也开展了土地利用区域调查,波纳开展了英国农业资源的估算,英国1930年成立了土地利用调查所,在 斯坦普主持下,带领众多学生从1931年~1935年间开展了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完成了全国范围的调查总报告、各郡分报告及土地利用专题图等一系列成果Ⅲ[2][3]。1934年8月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14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鲍曼报告了美国土地利用研究工作,卫那特介绍了大不列颠的土地利用调查工作[4][5]。随后,亨丁 顿、堪达尔等学者对农业生产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标志着人们已开始考虑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的问题[6][7]。 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内最早开展土地利用研究的专家以地理学家胡焕庸、任美锷和农学家张心一为代表。胡焕庸在土地利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中国之农业区域”的研究成果[8]:张心一在土地利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发表了《 HYPERLINK /s?q=%E4%B8%AD%E5%9B%BD%E5%86%9C%E4%B8%9A%E7%BB%9F%E8%AE%A1%E5%9C%B0%E5%9B%BEie=utf-8src=wenda_link \t _blank 中国农业统计地图》研究成果[9];任美锷对四川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1948年将“中国西南部土地利用研究”成果以首篇的形式发表在美国的《经济地理杂志》上[10],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土地利用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当代学者如李永乐利用GIS空间分析、泰尔指数分解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系统研究了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地区差距及其影响因素[11]。张志辉基于Bootstrap-DEA方法,测算2010年全国622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偏低,内涵挖掘空间较大[12]。曾伟基于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土地资源约束对于经济增长的“阻尼作用”[13]。 国内关于运用DEA模型研究土地利用效率的问题也形成了许多研究文献。周峰运用数据包络的CCR模型对南京市2012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定量测算与评价[14];张良悦等人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对24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认为中国的土地利用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特征和粗放特征,且效率值普遍偏低[15]。其他的例如杨开忠等人采用DEA方法评价了我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16];龚长兰、王筱明运用DEA方法对四川和山东主要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有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md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