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人国观后感
所有的孩子都将成为我们——《小人国》纪录片观后感写在前面:电影《小人国》是摄制组于2006-2008年间拍摄的位于北京郊区的一所名叫“巴学园”的蒙氏幼儿园。真实记录了一群2-6岁小朋友的生活。影片以第三视角记录了辰辰、南德、池亦洋等小朋友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以及游戏等各种景象。本文为《教育心理学》的课后作业,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李跃儿和她的芭学园教育是脚,孩子是鞋。鞋合不合适,只有脚最有发言权。无论是从《床边的小豆豆》里面的巴学园,还是到《小人国》、《成长的秘密》里面的芭学园,都塑造了这样一个乐园:它使得,每一个从事幼教的老师都希望到这样一个地方去教学,每一个家长都希望送自己的孩子去这里学习,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到这样的场所成长。芭学园认为,孩子就是那只有感受、有使命、有需求的脚,教育者就是给这样的脚造鞋的人。我们要造出适合于孩子的教育,就必须要忘我地感受孩子,了解孩子、研究教育、是我们成为有感受力、尊重孩子需要、能力高超的制鞋人。[1]1.1芭学园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目标李跃儿提出,芭学园采用的是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儿童所处的环境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对教育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组合。[1]但更普遍的观点认为,芭学园更符合蒙氏幼儿园的特点(当然,这与建构主义思想并不矛盾),即:教学观点尊重儿童发展客观规律,以儿童为中心 如,影片中多次出现教师与儿童对话,均采用尊重和平等的视角蹲下或坐在儿童身边与其交流,使用真诚的语言,耐心的倾听,使用“你觉得……可以么?”而不是命令性的语言。教育核心是对儿童的引导和启发 对待“孩子王”池亦洋,采取耐心的引导和说服,启发池亦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利于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建立友谊,在这里,教师承担了“脚手架”的作用。环境自由且混龄教学芭学园分为手工区、文化区、娃娃区、综合搭建区、户外大型木工区,室内木工区等若干区域,每个区域有自己的布置特点和功能,儿童可以自行选择。芭学园不采用分班制,2-6岁的儿童混合教学。而芭学园的教育目标[1]也符合蒙氏教育的教学目标,帮助孩子建构起道德自律的人格特质和支持孩子一生幸福的十五项教育目标正对应蒙氏教育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心理品质,构建健全的人格;帮助孩子建构起有利于生存的基本能力及建构智力自主的思维模式正对应儿童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即技能的培养学习。片中所有的吃饭、穿衣环节均为小朋友们自理,可以看到儿童自己打扫院内卫生,在教室玩耍过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打扫清理、还原归位。同时,对于现实社会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做相应的引导教学如:客人来家,如果不希望客人动自己的东西要跟客人讲明原因。同时混龄教学也将社会上存在的“挑战”,如何和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如何和比自己强的人相处、如何与比自己弱的人相处,带到了幼儿园内,是儿童的人格构建的更加健全。(后文将对园中小朋友如何与池亦洋相处,以及池亦洋又是如何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做详细阐述。)1.2芭学园的两大特点1.2.1尊重而不放纵值得注意的是,芭学园并不是“放养”幼儿园,它尊重儿童,释放儿童天性,不在所有事情上都加以条条框框。但与此同时,又不放纵儿童的行为,在儿童犯错误的时候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蒙特梭利早在19世纪初提出了有关纪律教育的思想。强调积极主动的纪律,强调幼儿秩序感的内化。[4]常规的幼儿园更多的是强调纪律,甚至坐下要手背后,或者双手放在膝盖上,睡觉不许出声,而这种行为训练,除了“服从”以外,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芭学园更多的是强调如何正确地表达在社会或社交生活上必须具备的言行举止,符合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期望。比如在课堂上举手发言,集体活动时服从集体活动的安排,以及在有规则游戏中遵守相应的规则。片中由于池亦洋违反了课堂的规矩,被大李老师请出了课堂。 由于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学前期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但同时又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这时的儿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他人的观点,也很难理解他人的情绪,这时便需要成年人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秩序、规则,比如排队,尊重他人把话说完等。片中幼儿园老师多次引导儿童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这是一种情绪宣泄,我有时候也会哭的”、“他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通过教会学龄前儿童正确的理解情景,可以引导他们不轻易认为他人具有敌意动机。[3]1.2.2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5]由于生理和智力方面的发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儿童需要一个方式去适应即将到来的“社会环境”,游戏就很好的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游戏有助于儿童宣泄不良情绪,同时也为个体探寻发展道路提供了机会。影片有三分之二的篇幅拍摄了各种各样的游戏片段。锡坤把鞋子和足球扔进垃圾桶,在园里四处搞“破坏”:独自跑到储藏室去“探险”,翻箱倒柜;又趁其他人不在时溜进教室,把上课的教具撒得满地板都是。大李老师跟在后面,并没有制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