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食品添加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食品添加剂分析重点

2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体系的含氧量。 抗氧化剂可以阻止、减弱氧化酶的活力。 抗氧化剂可以使氧化过程中的链式反应中断,破坏氧化过程。 抗氧化剂可以将能催化、引起氧化的物质封闭。 (1)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2)抗氧化剂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 油溶性抗氧化剂 水溶性抗氧化剂 兼容性抗氧化剂 按作用方式分类 自由基吸附剂 金属离子螯合剂 氧清除剂 过氧化物分解剂 酶抗氧化剂 紫外线吸收剂或单线态猝灭剂 (3)重要的抗氧化剂 叔丁基茴香醚(BHA) 为白色或浅黄色蜡状固体,熔点低,不溶于水,对热稳定,弱碱性条件下也不易被破坏; 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对动物脂肪抗氧化性强,对不饱和油脂抗氧化性较弱; 同时还具有相当强的抗菌作用,对多数细菌和霉菌都有效。 没食子酸丙酯(PG) 是3,4,5-三羟基苯甲酸,白色至淡褐色的结晶粉末,无臭,稍有苦味,难溶于水,对热较敏感,在150℃分解,在高温食品中稳定性较差。 是应用最广泛的食品抗氧化剂,是许多商品混合抗氧化剂的组成成分。 茶多酚(TP) 茶多酚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包括儿茶素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青素类、聚合酚类等。 茶多酚为淡黄色至茶褐色的水溶液、粉末固体或晶体,易溶于水,对热、酸稳定,遇铁离子生产绿黑色络合物。 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抗衰老、降血脂等一系列的药理功能,无毒无害。具有强极性,在油脂中应溶解性较差而影响功能的发挥。 作业: 1 简述食品杀菌剂的杀菌作用机理。 植酸 植酸是维生素B族的一种肌醇六磷酸酯,主要用于食品工业中抗氧化剂、防腐剂、发酵促进剂和螯合剂等,是一种绿色食品添加剂。由玉米、米糠等植物体内提取得到,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8.3 食品添加剂的现状与展望 一.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000种,其中直接使用的有4000多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681种。 全世界食品添加剂的年贸易额150~200亿美元,其中香精香料及风味剂50亿美元,酸味剂22亿美元、甜味剂15亿美元、增稠剂13亿美元、乳化剂8亿美元、着色剂7亿美元等。 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为22类1513种。 二.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积极倡导天然、营养、多功能食品添加剂 致力于开发各种各样添加剂 (1)食用香精的开发 (2)从酵母中提取鲜味剂的开发 (3)对糖醇的开发 (4)功能性甜味剂的开发 (5)防腐剂抗氧剂的开发 (6)食品改良剂的开发 苏丹红事件 也称为苏丹红(一号),化学名为1-苯基偶氮-2-萘酚,是一种工业用油溶性偶氮染料,工业应用中称为溶剂黄 14或油溶黄R。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用于彩色蜡、油脂、汽油、溶剂和鞋油等的增色添加剂,还可以用于焰火礼花的着色。在日常接触的物品中,家用的红色地板蜡或红色鞋油中通常含有苏丹红一号的成分。 根据2004年4月的MSDS数据,苏丹红一号存在有限的致癌证据,不可服用。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将苏丹红一号归为第三类可致癌物质,这类物质是缺乏足够的直接使人类致癌证据,但是具有潜在致癌危险的物质。 但是有研究说明,苏丹红一号染料可以导致动物患上癌症。对小鼠的实验室试验显示注射了苏丹红一号的小鼠肝脏长了肿瘤。在将染料直接注射入膀胱后,膀胱也开始生长肿瘤。口服试验迄今为止还是阴性,尚无癌变报告。整个试验证明苏丹红一号提高了患癌症的风险。欧盟据此自1995年起禁止使用苏丹红一号作为食品添加剂。 毒性 可能的致癌机理 苏丹红一号可能的致癌机理: 苏丹红一号在人体内分解出苯胺,诱发肝脏细胞的基因发生变 异,而增加人类患癌症的危险性。同时如果大量接触苯胺,还 有可能因为苯胺将血红蛋白结合的Fe(II)氧化为Fe(III), 导致血红蛋白无法结合氧,使人罹患高铁血红蛋白症。 食品安全 苏丹红一号在1918年以前曾经被美国批准用作食品添加剂,但是随后美国取消了这个许可,但是在一些品牌的伍斯特沙司、咖喱粉、辣椒粉和辣椒酱中依然使用它来增色。目前各国都禁止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是由于添加了苏丹一号的辣椒粉等调味品的色泽鲜亮持久,依然有少量食品商违规使用苏丹红一号。 2003年5月9日,法国报告发现进口的辣椒粉中含有苏丹一号成分,随后欧盟向成员国发出警告,要求各成员国自2003年6月17日起禁止进口含有苏丹一号的辣椒产品。 2004年6月12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同时发出了两个警告,称Laziza International和Epicure Chilli Beans的辣椒酱产品中发现含有苏丹一号和苏丹四号染料。 2005年2月2日,英国第一食品公司(Premier Foods)向英国环境卫生部门报告,该公司2002年从印度进口的5吨辣椒粉中含有苏丹一号染料,并且已经生产为辣椒酱等调料销往众多下游食品商。 2005年2月2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