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 言
第一节 工程概况第节 目的任务
二、11个,其中控制性钻孔(取土标贯钻孔)6个;一般性钻孔(标准贯入试验孔)5个,设计单孔孔深均为20m。
第节 勘察执行规范标准
本次主要执行和参照以下的规范、标准、规程及专业工具书:
GJJ 56-2012
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7、《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83-2011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广东省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第节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我院派出1台XY-100型液压钻机,采用泥浆护壁,全孔取心的方法、工艺进行钻探施工;分层采取土样;机械自动脱勾作标准贯入(以下简称“标贯”)试验。岩土的定名以现场岩心鉴定为主,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而定;岩土层承载力根据标贯试验、土工试验成果及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当统计数据大于或等于6个时,提供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变异系数、标准值及统计个数,小于6个时,只提供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统计个数。标贯击数校正系数按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附录L表L.0.1确定;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14.2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相关规定执行。除特别注明外,报告及图件中的标贯击数为实测标贯击数,均未作钻杆长度校正。
野外工作于20年月日开始,至月日。孔位采用,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成钻孔个,进尺m,采取土样,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次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 本次施工 钻探进尺 m/孔 226.25/11 标 贯 次 82 砂土样 组(件) 37 水样 件 1 水位测量 孔 11 本工程钻孔定位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气象
/s,6~9月为台风、热带风暴、雷雨大风集中季节,最大风速36.8 m/s。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地质构造
地层岩性
钻孔揭露地层由老至新为:
积层(Q):主要由土、砂等组成,多色、色成层状广泛分布。地层编号为,厚m。层(Q4):主要由组成,灰色成层状广泛分布。地层编号为厚m。人工填土(Q4l):主要分布于道路,为填土地层编号为,厚m。
水文地质
一、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特征补给为主;侧向迳流主要排泄方式。水腐蚀性按照《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附录腐蚀评价对混凝土腐蚀性对混凝土水质分析结果表 表 氯 硫酸根 硝酸根 碳酸氢根 镁 铵 侵蚀二氧化碳 矿化度 pH 腐蚀性评价 对混凝土对混凝土 按环境
类型 按地层
渗透性 长期
浸水 干湿
交替 Cl- SO42- NO3- HCO3- Mg2+ NH4+ CO2 mg/L mmol/L mg/L ZK8-水 273.60 3991.25 0.50 0.000 587.66 6.00 68.00 5934.47 2.10 强腐蚀性 强腐蚀性 微腐
蚀性 弱腐蚀性 ZK3-水 3031.10 578.44 0.000 10.35 25.00 0.00 5905.39 9.36 中等腐蚀性 微腐蚀性 微腐
蚀性 中等腐蚀性 ZK9-水 5313.14 800.47 4.419 169.98 10.00 6.38 9870.56 7.06 强腐蚀性 微腐蚀性 微腐
蚀性 强腐蚀性 2、土的腐蚀性评价
为了解场地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在ZK1孔的②层土及ZK5孔的①层土中各取腐蚀性土样1组;土的腐蚀性分析结果见表3。按照《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附录腐蚀评价混凝土腐蚀性对混凝土
编号 层号 主要分析项目 pH值 Ca2+
mg/kg Mg2+
mg/kg Cl-
mg/kg SO42-
mg/kg HCO3-
mg/kg CO32-
mg/kg ZK1-1 ② 6.40 299 6 224 585 314 0 ZK5-1 ① 5.22 3155 221 155 5947 16 0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一、地震
勘察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区的雷琼地震带上,低震级地震活动较频繁。据湛江市地震局资料记载,湛江市境内自1356年有地震记录以来共发生有感地震78次,其中历史有感地震(1356~1970年)64次(震级M>4.5级14次,最大为5.75级);现代有感地震(1971~1999年)14次。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