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模块复习课件7.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 第7讲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真题体验 第7讲 │ 真题体验 1.2009·湖南卷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 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解析】 A 本题具体考查选用句式和对联知识及其运 用。解答本题,主要依据对联相关知识,如平仄相对、 词性相当、语意相调等来判断解答。A项无论从意境、 词语、平仄等哪个角度来看,都为最适合的答案。B项中 “深”“花”均为平声字,“阔”“日”均为仄声字,与上联相 应位置词语的平仄相同而非相对,明显不合对联格律。C 项“鲲鹏展翼”对“秋月芙蕖”,语法结构不同,意境亦难 协调,不如“春风杨柳”;“飞”为动词,而“碧”为形容 词,词性不同。D项中“雪”“竹”“岳”与上联相应位置上的 字声调均同,不能相对。 第7讲 │ 真题体验 2.2007·浙江卷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 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解析】 B B项“古稀”指“70岁”,“诲人无倦”扣住“老 师”;A项“花甲”是“60岁”;C项是挽联;D项是指“从事 教育工作近70年”。 第7讲 │ 真题体验 第7讲 │ 真题体验 3.2010·广东六校下列对联中,最适合张贴在学校 门前的一联是(  ) A.白衣红心称妙手,高术精艺治难疾 B.喜看杏坛添秀色,乐闻木铎振新声 C.架集古今书万卷,柜藏中外帖千函 D.藏三代甲骨魂宝,萃千秋金石精华 【解析】 B A、C、D项分别是用于医院、书店 和文物店的对联。 一、解题技法 (一)语言运用类修辞题解题方法 1.辨识题。这种题要善于抓住各种修辞方法的特征加以辨析,如:运用比喻时要注意喻体与本体二者之间有相似点,运用借代时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运用比拟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运用夸张要注意合理。例如: 第7讲 │ 技法点拨 技法点拨 第7讲 │ 技法点拨 ①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第7讲 │ 技法点拨 【解析】 B 此题考查的是比喻运用得是否恰切。这四句话中都有“踩在棉花上”的比方,那么就应该根据语境来判断。A、D项是用来比喻腿脚发软,走不动的情景,符合语境;C项把“云朵”比喻为“棉花”是取其形态上的相似性,也是正确的;B项中的“猛冲”是快,而“踩在棉花上”是软,二者毫无相似性,不能构成比喻。 2.理解题。这种题在理解语意时,要考虑不同文体的特点,并且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表达作用,既要考虑各种修辞的一般作用,也要考虑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作用。例如: ②以下面句子为本体,写出一句句式相同并构成比喻关系的话。 所有的努力并非都能成功,但不努力绝不可能成功。 第7讲 │ 技法点拨 第7讲 │ 技法点拨 【解析】 作答时,要注意所写句子和例句必须是比喻关系,且是喻体,就是要选择一个新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述例句内容。格式上分为两句,前句的特征是“行为+不完全肯定+结果”,后句的特征是“事物的不行为+完全否定+结果”。 【答案】示例:蜘蛛结网可能逮不到昆虫,但蜘蛛不结网绝不可能逮到昆虫。 3.评价题。这种题要掌握各种修辞在具体运用中的要求,也就是要掌握评价的标准。评价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或效果,不能系统地套用条文,要结合具体的表达对象和语言环境加以恰当的评说。例如: ③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①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第7讲 │ 技法点拨 A.诗人使用拟人的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

文档评论(0)

gjhn4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