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一村项目静压桩施工方案精要
目 录
静压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
6、施工承包范围:土建、室内(外)装饰装修、给(排水)安装、电气安装、防雷、消防市政、绿化等施工总承包。
高层区域:高层住宅(地下室范围)的基础采用00、壁厚125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均为AB型管桩,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层,设计有效桩长约23~27m,总桩数约为1460支,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800 KN,当桩长不大于9米时,终压力值为4500KN(单桩承载力1500KN),5400KN(单桩承载力1800KN),终压次数为5次;当桩长大于9米时,终压力值为3750KN(单桩承载力1500KN),4500KN(单桩承载力1800KN),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N,终压次数为3次;每次稳压时间应为3s~5s。
低层区域:低层住宅DC-85#~88#及102#单体共4栋、公建综合楼、商业的基础采用00、壁厚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均为AB型管桩,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层,设计有效桩长约12~20m,总桩数约188支,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200 KN,当桩长不大于9米时,终压力值为3600KN,终压次数为5次;当桩长大于9米时,终压力值为3000KN,终压次数为3次;每次稳压时间应为3s~5s。其余低层住宅的单体采用独立天然基础,以粉质粘土层或砂质粘土层作为地基的天然持力层,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为140KPa。
二、编制依据
1、桩基础工程施工图、施工合同;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3、《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6);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DBJ/T15-22-2008);
7、其它现行国家或广东省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有关规定;
8、本单位施工现场实测资料、本单位拟投入施工资源。
三、工程地质情况
(Qml)
第(1)层 耕土,局部为素填土、杂填土:耕土为深灰色、灰褐色,结构松散,主要由软可塑状黏性土组成。
2、坡积土层(Qdl)
第(2)层 粉质黏土,局部为黏土:褐红色、褐黄色、黄色,可塑~硬塑,局部坚硬,含粉(细)砂、中(粗)砂,主要分布在中部剥蚀残丘区域。按其稠度可分为两个亚层:
(2-1)层:可塑,层顶埋深:0.00~10.40m,层厚:0.50~11.50m。
(2-2)层:硬塑(局部为坚硬),层顶埋深:0.00~9.60m,层厚:0.60~10.50m。
3、冲洪积土层(Qal+pl)
第(3-1)层 淤泥,局部为淤泥质土:灰黑色、深灰色,流塑,含腐殖质,有腥臭味,主要分布在场地东南和西北部丘间沟谷地带,呈条带状分布;层顶埋深:0.80~9.50m,层厚:0.60~5.30m。
第(3-2)层 粉质黏土,局部为黏土或粉土:灰黄色、灰黄红色,以软塑~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含粉细砂,局部夹薄层砂,主要分布在场地的东南和西北部丘间沟谷区域。按其稠度分为二个亚层:
(3-2a)层:软塑;层顶埋深:1.50~10.80m,层厚:0.80~9.40m。
(3-2b)层:可塑(硬塑);层顶埋深:0.00~16.00m,层厚:0.60~10.80m。
第(3-3)层 粉(细)砂:灰黄色、灰色、灰白色,以松散~稍密为主,部分中密,饱和,颗粒较均匀,含黏性土,主要分布在场地的东南和西北部丘间沟谷区域。按其密实度分为三个亚层:
(3-3a)层:松散;层顶埋深:1.50~9.40m,层厚:0.60~6.70m。
(3-3b)层:稍密;层顶埋深:2.70~11.80m,层厚:0.90~4.50m。
(3-3c)层:中密;层顶埋深:7.80~12.20m,层厚:0.70~3.40m。
第(3-4)层 粗砂,局部为中砂:灰黄色、灰白色,以松散~稍密为主,部分为中密,饱和,颗粒不均匀,含少量黏性土,部分含卵石、碎石等,最大粒径约0.5~4.0cm,主要分布在场地的东南和西北部丘间沟谷区域。按其密实度分为三个亚层:
(3-4a)层:松散;层顶埋深:1.40~11.90m,层厚:0.50~3.80m。
(3-4b)层:稍密;层顶埋深:2.10~12.60m,层厚:0.50~6.20m。
(3-4c)层:中密;层顶埋深:4.20~11.80m,层厚:1.40~5.10m。
4、残积土层(Qel)
第(4)层 砂质黏性土,局部为黏性土:褐黄色、黄褐色,可塑~坚硬,含中粗砂,土质不均匀,为原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分布广泛。按其稠度分为三个亚层:
(4-1)层:可塑;层顶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最新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VIP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霉素片含量.pdf VIP
- GB50177-2024氢气站设计规范.doc VIP
- T∕CACM 1021.77-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菟丝子.docx VIP
- 围绝经期激素治疗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内江市工会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PBMS6000蓄电池组监控装1置V1.01_说明书.docx VIP
- 2025最新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VIP
- 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服务中心建设服务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