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与巴西关系探讨
内容提要:中国和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并且同为金砖四国的成员之一,在国际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的相似性,在当今贸易和国际经贸活动中,有许多共同利益,中巴两国开展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所以,深入研究、正确处理中国与巴西的关系已成为我国在世界经贸领域里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中国 巴西 经济 合作 关系 互补
巴西与中国的基本历史概况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也是发展最快的国家,它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300多年前当葡萄牙的殖民者来到巴西时在这里发现了一种红色的树木,从中可以提取一种名贵的染料故将此树命名为“红木”,后逐渐演化为国名。16世纪30年代葡萄牙派远征队在巴西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葡萄牙在巴西的统治曾于1553年和1660年分别受到了法国和荷兰的威胁,但葡萄牙最终还是将其他国家驱逐出去保持了对巴西的占有。1807年法国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0年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巴西脱离葡萄牙统治而独立,建立巴西帝国。佩德罗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巴西帝国成立后,原来旧的王朝体制和葡萄牙势力并没有较大改变,大庄园和奴隶制依然长期存在,巴西在政治和经济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佩德罗一世及继承他的佩德罗二世均实行专制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和不满。在各个势力的斗争下巴西于1888年5月废除奴隶制度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964年巴军人政变上台,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世纪80年代,其工业化道路是介于美国式道路与前苏联式道路之间的混合型道路。到20世纪90年代巴西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工业国。其工业化的特点是长期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成为指导者、投资者、调节者和决策者,国有企业对工业化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巴西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及对中国的启示1980年城市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66%,进入了高度发达的城市化阶段。
与巴西不同的是,中国在近代史上虽被各个国家所侵略乃至瓜分但始终没有完全沦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殖民地。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近代史的发展阶段。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100多年间,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对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无产阶级的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中国人民积极探索的有力证明。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工业化也开始并逐步得到发展。1949年中国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的几十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巨大发展。
二、两国的优势及其国际地位的变化
在经济方面,巴西是资源物产丰富的国家。贯穿北部的亚马逊河是世界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其境内森林面积占世界总量的将近1/5。巴西西南部有世界第五大河—巴拉纳河,河上有叹为观止的伊瓜苏大瀑布。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太普水电站规模巨大。巴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锰、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其中铁矿砂储量为650亿吨,产量和出口均居世界首位。全国可耕地面积约4亿公顷,被称作“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粮仓”。近年来巴西陆续在盆地和近海发现大型油田,其储量有望将巴西送入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的行列。
在政治方面,和金砖四国的其他国家相比,巴西有着其独特性。和中国的制度相比,巴西是一个制度与西方接轨的国家;而和印度相比,巴西又没有叛乱,没有复杂的宗教冲突,也没有敌对邻国;和俄罗斯相比,巴西的出口不局限于石油和武器(《金砖四国的崛起与世界格局的转换》肖铭姝2008)。出身贫寒、之前担任工会领袖的巴西现任总统卢拉主张建立温和左派政府,以中下层人群为主要执政基础,注重改善民生。他从2003年开始推行“零饥饿”计划,以保证粮食安全、寻求社会公平和保证最贫困人口抵抗饥饿的公民权利为目的,在向来贫富差距巨大的南美洲国家中,巴西基尼系数连续数年下降。
按照巴西的国家规模、自然、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和军事潜力,巴西都应该是大国的候选者。经济表现强劲的巴西也获得“崛起的大国”、“觉醒的巨人”、“中等强国”、“地区大国”乃至“主要大国”等声誉(张凡:《发展中大国国际战略初探:巴西个案》)。但要成为一个大国必须具有相应的经济基础,虽然巴西在1967—1974年间创造了年均增长10%的经济奇迹,初步建立了极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受1973年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巴西经济背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