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中关村10#11#楼shg竣工总结.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竣工总结报告 工程概况 中科院中关村10#、11#博士生宿舍公寓楼,建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0号,位于规划中的五道口南路北侧、保福寺东路南侧、五道口西路西侧,西侧与中科院物资中心宿舍近邻。 工程建筑面积46160㎡,是中科院青年小区二期工程子项之一,主楼东西长度33.2m,南北宽度24.5m,建筑檐高79.3m;地上28层,地下两层。结构形式为部分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使用功能为中科院各研究所博士生宿舍。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耐久年限为100年。结构抗震设防烈8度,框架抗震等级一级,首层以下剪力墙抗震等级一级,首层以上二级。 建筑防火等级防火设防二级,耐火等级一级。 整栋建筑外墙采用浅灰色面砖装饰,间以白色面砖水平分色带。东西立面辅以深蓝色弧形观光玻璃幕墙,南北主立面辅以红色装饰柱作为建筑外观标志。 工程开工日期:2002年4月20日,竣工日期:2003年11月30日。 本工程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设计单位: 北京中科建筑研究设计所 监理单位: 北京鸿厦基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特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 质监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质量监督站 工程合同范围:土建、水、暖、电气、通风 合同总价:10600万元。 本工程项目经理:陈永明,国家一级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现场项目经理:黄长富,国家一级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顾明春,国家一级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 设计情况 本工程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科技人才生活园区二期建筑之一,为贯彻科学院对培养高科技人才,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的精神,按照每房间居住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的标准设计,设计在造形上继续保持一期工程简洁朴实的风格,为方便人员对小区环境视觉识别性,增加了红色装饰柱,而建筑内部设计则讲求以人为本,提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思维的设计应用含量。 建筑专业介绍 本工程建筑内部采用标准化设计模式,每楼可提供学生宿舍719间,其中,首层有2间为残疾人宿舍(房间轴线距离:6.6×5.4m)。标准层按26个房间布置,每间建筑面积约17.82m2(轴线距离:3.3×5.4m),标准层楼内交通采用内环廊式,中央区域为电梯候梯厅。 各层标准宿舍内设置1个消防感烟报警器、1个网络终端、1个电话终端、1个公用电视天线终端,6个标准220V电源插座(含两孔、三孔)、40W日光灯照明、并在过厅处设有筒灯。在宿舍房间入口过厅局部吊顶,内设一组风机盘管供应冷热风,并预留摆放卧室柜位置。每个宿舍房间的用电分设2块电表,分别计量常规用电和风机盘管用电;电计量表统一设置在户外楼道中的低压控制室。 各宿舍内均带有卫生间,内设:座便器、洗手盆、淋浴喷头、梳妆镜、梳妆架、毛巾杆、排风扇等,并设置一组由冷热站提供热源的暖气。三块用水计量表(自来水、中水、热水)隐蔽设置在卫生间内的小管井内。卫生间采用吸顶灯方式照明。 此外,地下室设有公共洗衣房,首层设有信、报收发室,公共卫生间,10#楼首层并设有消防控制室一间。 电气专业介绍 本工程电气系统包括:高低压配电、电力系统、照明系统、电视系统、电话系统、网络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防雷接地系统。 (1)、高低压配电:在10#、11#楼地下1层各设计一配电室,由小区9#楼开闭所各引两路10KV高压电缆,以铠装电缆直埋及穿管保护方式入户,沿地下1层采光井分别引至变配电所高压侧,各楼均选用两台1000KVA干式变压器,10#楼及小区一期2#楼照明、动力电源均引自10#楼变配电低压侧出线,11#楼及一期1#楼照明动力电源均引自11#楼变配电室低压侧出线。 (2)、动力、照明系统线路敷设:变配电室内的电缆及低压柜至强电竖井内的电缆均敷设于地沟内,竖井内动力干线沿竖向电缆桥架敷设,照明采用封闭式插接母线,从配电室沿强电竖井送往各层。中水站电源直接从10#楼配电室引出,采用铠装电缆直埋入户。 (3)、防雷接地系统:本楼电气接地、弱电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一套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欧,在配电室内设总等电位端子箱,在各层各户卫生间内设有等电位接地端子盒,铝合金窗、玻璃幕墙等外墙金属构件均与楼体均压环连接,45m以下每隔3层利用结构圈梁水平钢筋与引下线焊成均压环,45m以上每隔3层在结构圈梁内敷设一条25×4扁钢与引下线焊成均压环。 (4)、电视系统、电话系统、网络系统:分别由小区采用同轴电缆或光纤,沿地下一层采光井引至各楼层弱电设备间,再由总配线架或前端箱,通过弱电竖井内桥架引至各住户。两楼地下一层均设有弱电机房。 (5)、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 消防中心控制室,设在10#楼首层,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系统,紧急消防广播系统,并设有火警专线119电话,该中心控制室同时监控8#、9#、10#、11#楼消防设备运行

文档评论(0)

cycpme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