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苑是一个记录中国种种方言和语言的创新项目.docxVIP

乡音苑是一个记录中国种种方言和语言的创新项目.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音苑是一个记录中国种种方言和语言的创新项目。创始人Kellen Parker和Steve Hansen2009年开启这个档案开放的、民族志学的项目。他们都担心中国官方语言——普通话的强势存在会加速中国方言的消失。乡音苑的Hansen先生会许多不同语言,包括汉语、西班牙语、韩国语,他20多岁时候在拉脱维亚教书,学会了拉脱维亚语。他亲自进行乡音苑的部分面试,例如秦女士用北京话描述她70年代在中国农村从医的经历。Hansen先生住在北京几年了,他认为北京人对中国其他方言和语言缺乏认识。“北京人跟纽约人类似”,Hansen开玩笑说,“他们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因此,Hansen认为他们并不熟悉中国其他方言。他记载到:“(北京人)经常把其他地方人带口音的普通话误认为不同种类的‘方言’。”乡音苑每一条目都是从一段长对话中截取的一个故事。这方法使受访者的演说得以自然展现。乡音苑既展示录音,也在互动地图上标明受访者的民族信息。想了解一位四川女孩讲述她对上海坏印象的故事,你只需要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了。这使得乡音苑比大多数中国语言学家的学术研究更容易接近。乡音苑与社会传媒也紧密相连。这个项目鼓励任何人把故事上传到网站。许多当地志愿者通过社会媒体与乡音苑取得联系,并协助收集、翻译、编写字幕。这个团队通过博客找到志愿者和受访者。最近,团队正寻找大北京地区(包括河北省部分地区)的受访者。乡音苑也通过社会媒介平台Indiegogo进行项目募捐。Hansen先生设想未来受试者也许会包括从未踏足中国的华侨。地图说明乡音苑对汉语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情况感兴趣。虽然大多数受访者来自中国东部地区,但是也有一些台湾人愿意加入这个项目。地图上并没有清楚描述“中国本部”的界限,这说明终有一天新加坡、蒙古说汉语的人的故事也有可能被记录和绘制。这一展示质疑了人们通常把“汉语”看作单个国家独有的语言这一认识。语言在政治上起着重要的地位。在台湾,确定人们政治地位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听他们说话——他们是讲普通话还是讲台语呢?如果他们说普通话,那么他们多半属于国民党的蓝营。如果他们讲台语,那么他们可能是民进党绿营的支持者。乡音苑参与反对语言标准化运动,这既是文化运动又是政治运动。粤语使用者2010年抗议中国电视限制粤语频道。上海的独立乐队顶楼马戏团和福建海丰的乐队五条人也自豪地用他们的本地方言唱出他们独特的经历。社会媒体已经容许这些乐队有自己的追求者,允许抗议者的声音被大众听到,而且乡音苑与各地志愿者和受访者相联系,他们因共同原因聚集——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保存他们的语言遗产。现在,登录乡音苑你就能领略两个美国人的良苦用心。首页上写着一句话:“你我的乡音故事,描绘汉语方言全景”,下面是一张“方言分布图”。  偌大的中国地图上,标满了水滴形图标,五颜六色。绿色代表普通话、橘红色代表吴语、玫红色代表赣语、棕红色代表湘语、紫色代表粤语……记者点击“预览”按钮,会播放朗诵片段,而点击“项目”按钮,就能听到全文。听不懂?没关系,底下会及时显示字幕。  目前,乡音苑已收录约210条音频,内容均为各地志愿者用方言讲述家乡、家庭的种种,时长5分钟左右。这就是司圆直和柯祎蓝构想的方式:“用地道的方言,说好玩的故事。”  故事讲多了,会不会转向口述史?据生活周刊记者了解,近些年中国做口述史的群体和机构越来越多。例如,崔永元创建了口述历史中心,累计已投入2亿元人民币,成果以图书、纪录片等形式推出,受到广泛关注。而就在今年7月底,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成立了口述史研究中心,由著名学者熊月之领衔,致力于抢救和挖掘濒临失传的历史记忆。  “我们也有意尝试着做口述历史。”司圆直认为,用方言讲述个人故事音频已充分体现了乡音苑的特性:语言学与口述史相结合。乡音苑还要求讲述者记录下姓名、年龄、籍贯等信息,这也和口述史的基本要求吻合。  问题出在精力和经费上。司圆直主要负责联络志愿者,展开合作——这使他不得不放弃“宅生活”。柯祎蓝负责程序设计,“网站代码全是我写的。”他每周有四五十个小时花在乡音苑的项目上,还要读研究生课程、兼职平面设计。至于开销,从维持网站、宽带年费到聘中文翻译等最初都由两人掏腰包,网站上线后筹了点款,更换了“老掉牙的设备”。但情形仍不太乐观。柯祎蓝坦言:“乡音苑的工作足够你全职投入,不过,支付薪水还不太现实。

文档评论(0)

cycpme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