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混凝土植筋设计理论及其在工程改造中的应用
唐泽华,赵虹,李子军
(济南济钢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介绍了混凝土植筋技术在钢筋达到设计强度、粘合剂与钢筋粘合界面达到限值、粘合剂与混凝土表面粘合达到限值三种情况下的破坏特征,给出了不同直径钢筋的实际锚固长度,指出混凝土植筋技术具有设计简单、施工便捷等特点。
关键词:混凝土植筋;锚固长度;孔径;孔深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620(2003)05-0054-02
Theory of Planting Reinforced Bar into Concrete and Its Applicationin Engineering Transformation
TANG Ze-hua, ZHAO Hong, LI Zi-jun
(Jinan Jigang Design Institute, Jinan 250101, China)
Abstract:Introduces the damage feature of planting reinforced bar into concrete under three conditions consisted of attaining designing strength of reinforced bar, attaining limited value between binder and binding boundary of reinforced bar and attaining limited value between binder and surface binding of concrete, gives practice length of anchorholding with various reinforced bar size, points to the technology of planting reinforced bar into concrete has the features of simple design and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Keywords:planting reinforced bar into concrete;length of anchor;aperture; depth of bore
1 前言
瑞士HILTI公司的混凝土植筋技术,以可靠的实验数据及相关理论为基础,在房屋梁、板、柱改造连接中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施工简单等特点,并逐渐被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该技术的粘合剂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两种物质组成。有机成分主要是氨基甲酸脂和特殊固化剂,而非环氧树脂类;无机成分主要是水硬性物质。它的高分子聚合物反应可保证植筋粘合系统的高强性和快速凝固,而与无机物产生的水泥质反应则增加了粘合的硬度和粘结力。特别是在温度、湿度大幅度变化时能够保证两种物质混合凝固后得到足够强度,而收缩变形微乎其微。
2 锚筋设计依据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如墙、柱、梁、板)上栽植钢筋的破坏形式有三种: (1)钢筋使用达到设计强度而破坏; (2)粘合剂与钢筋粘合界面达到限值而破坏; (3)粘合剂与混凝土粘合界面达到限值而破坏。 根据瑞士联邦技术学院(ETH)测试数据综合分析,可由三种破坏模式得到3个相应公式,分别论述如下。
2.1 钢筋达到设计强度
如图1所示,钢筋被充分利用时的设计拉力,即钢筋强度设计值Ny采用下式计算:
Ny=0.25d2πfyk/γsγQ?????????????? (1)
式中钢筋直径,mm;? yk—钢筋强度标准值,MPa;? s—钢筋的分项系数,取1.15;????? Q—作用(荷载)分项系数,取1.5。
2.2 粘合剂与钢筋粘合界面达到限值
如图2所示,钢筋同粘合剂之间的粘合界面所受的力随锚固长度呈线性增加,但它只是随钢筋直径的平方根增长。即钢筋与粘合剂粘合强度设计值Nb为:
Nb=25πLad1/2/γbγQ???????????????? (2)
式中La—锚筋的安装长度,mm; γb—粘合剂的分项系数,取1.5。 应用范围:La≥Lamin,fcuk≥25MPa 其中Lamin—最小锚筋长度,mm;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MPa 。
2.3 粘合剂与混凝土表面粘合达到限值
如图3所示,粘合剂与混凝土孔壁之间的粘合界面所承受的力,随孔深而呈现线性增加,但它只是随混凝土标准强度与孔洞直径的乘积的平方根而增长。即粘合剂与混凝土之间粘合的设计值NC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