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BT项目投资建设方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探析.doc

BT项目投资建设方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T项目投资建设方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探析

BT项目投资建设方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探析   摘要: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广泛采取BT等投融资方式建设基础设施工程,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本文针对BT项目的特点,基于目前行业现状,从公司风险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理清BT模式下投资建设方可能存在的各种内外在风险,并进一步通过分析,提出风险防范的相应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have adopted BT and other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thods to buil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fund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T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isks that may exist in the BT construction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risk and risk management,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risk prevention by analyzing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T projects. 关键词: BT项目;投资建设方;风险识别;防范措施 Key words: BT project;investor;risk identification;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031-02 0 引言 BT作?橐恢止惴河τ糜诜蔷?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融资模式,对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显著。在BT项目建设过程中,从BT项目的选择、合同条款的订立、融资策略的确定再到相关纳税筹划,都缺少成熟的样本可供借鉴,而目前对BT项目实务中各个环节的系统研究,鲜有文献探讨,研究文献多是基于会计核算或者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进行理论层面研究,可操作性不足,在现实应用中不易掌握。近年来,风险与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旨在以BT项目实务操作中的各个环节为出发点,从公司风险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BT(Build 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适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模式,指项目发起人通过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竣工后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及确定的回报 1 BT投资建设方面临的主要风险 1.1 外部风险 1.1.1 法律风险 在实施BT的期间,国家和各地政府也陆续颁布了一定的法律法规,特别是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从法律和收购程序上规定了收购方和建设方之间的责权利;2006年建设部《对于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建行建设的通知》规定了严禁政府投资项目采用带资承包方式建设。但对BT模式下项目的实施、担保、回购、税收等各种问题的专项法律法规经常缺少或者较为滞后,通常也没有可供参考的合同文本。而BT模式中法律关系,合同关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融资监管难度大,例如金融机构是以政府或政府机构的全额付款保证作为担保,而不是BT方出具抵押作为担保,未来的责任主体难以界定,其法制建设并不健全 1.1.2 市场风险 BT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投资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发起人通常是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投资建设方最大的风险是政府的债务偿能否按合同约定。但为加强财政部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国务院和财政部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和《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监督暂行办法》(财预〔2016〕175号),进一步对地方政府举借债务方式进行限制,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明确融资平台公司不得为政府举债。而BT模式强调建设环节,这就助长了一些地方政府不顾现实的盲目乱投资,直接弊端是形成了大量的政府债务,所以说,项目发起人作为债务人,还能否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全数支付回购款项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