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读完最棒的创业思维书:《从0到1》.docVIP

一刻钟读完最棒的创业思维书:《从0到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几天刚到手当前炙手可热的来自PayPal创始人PeterThiel的《ZerotoOne》,中文名《从0到1》,由高玉芳翻译,中信出版社出版。 本文是我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未来的挑战”:先从独立思考开始 它也挑战心理,因为每个努力去回答的人都必须说一些他们明知道不为总人认同的看法,者需要勇气。出彩的回答很少,相对于智慧,这些想法缺少的更是勇气。 通常,我听到的回答都是这样的: “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亟待改革。“ “美国是非凡的。“ “世界上不存在上帝。“ 第2点:创业者要洞察潮流的风向 很多人说不出究竟有哪些重大事情你是有独特的看法的原因是你自己根本不知道哪些是“独特”的事情。在创业者的角度来说,就是你根本琢磨不透究竟下一波创业浪潮来自何处。这样的话,你就充其量只能做从1到N的C2C(CopytoChina)的量变的创业,永远跨不过从0到1的质变的创新。 在本人虎嗅上另外一篇文章《教你如何找到创业点子》的洞察潮流风向这一小节就谈到了有关创业的这方面的重要性。 因此,你应该让你的产品在还没有任何竞争者的情况下就进入市场。经验之谈,你不可能在该市场中作为后来人而想后来居上。即使在其他已有的大部分竞争者竞争能力都不咋滴的鲜有的情况下,也不应该这样做,因为就算只有一个有能力的竞争者比你先进入市场,就会大大的降低你成功的可能性。你必须在别人之前先找到一个适合创业的潮流趋势,在该市场广开大门的情况下开始大展拳脚。 第3点:开放的思想 企业家应该有宽阔的胸襟和思维去容纳不同的人文,历史,社会学,新技术等。你有自己跟别人对某个重要事物不一样的见解,有可能就是因为你有足够开放的思想和知识让你看到了创新的机遇,所以如作者所言,要有勇气告诉你的面试官。 第4点: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的 在我们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的例子表明只有那20%的“叛逆“的人能够逆风而行,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最终修成正果推动了人类的发展。这既可以应用到科技上也可以应用到其他方面。如没有乔布斯这班人,我们现在可能还是在争论着谁的手机物理键盘更美观更方便输入,更别说物联网究竟要怎么改变我们的生活了。没有哥伦布,先不论他的出发点是对是错,那么美国现在可能还是个原始社会。 近几年国内互联网创业上非常流行一种C2C(也就是CopytoChina-拷贝到中国)的创业模式,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和地域差。将在国外的如硅谷等已有的创新拷贝到中国来实现,然后因为“中国特色”的各种保护情况,很多人竟然都做成功了。小的抄袭多如牛毛,大的抄袭也屡见不鲜。如腾讯qq起家抄袭的就是OICQ,据说微信也不是先行者,而是拷贝Whatsup。 这里我并不是去批判这种抄袭是否正确,因为至少qq和微信很大程度上改善(注意,只是改善,并不是改变)了我们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这里我更想说的是如本书作者所言的,这些所谓的创新其实都是一个从1到N的变化。他们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地球村的时代,很多信息在某一个小地方发生了就很快的能够传遍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从1到N你也许搭了别人技术发展的顺风车,但如果我们都是只考虑为了赚取眼前的利益而不思进取直接山寨的话,对人类来说,我们科技的创新就只会停滞不前;对一个国家来说,我们就只能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所谓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四流企业做服务。标准你都是人家美国从0到1的那些公司给定义的,套用一个朋友MichaleLu的一个鄙俗说法: 第2章:像1999年那样狂欢”,小结及词汇解析 本章的目的应该是通过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的背景,成因,影响,以及教训来教诫人们,在所有人都疯狂的抛身于洪流热潮之中时,我们要冷静的思考辨识出那些不切实际的大众观点,找到隐藏在这些观点后面的反主流事实。 1993年Mosaic浏览器的出现等引发大批的投资人涌向互联网市场,大量的资金涌入催生出大量的所谓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在没有盈利或者还没有收益的时候就已经被鼓吹的身价百倍,引发“非理性繁荣”和导致“资产价格虚增”。大部分这些公司根本没有盈利模式和能力,它们甚至不清楚“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不是赔钱”,而更倾向于将占领用户实现点击率看成比利润更权威,更有未来的财务衡量标准。 一家公司如果能挂上个的头衔价值即可翻倍。 作者还例举了自己在99年经营的PayPal公司,描述了自己当时是如何砸钱去占领用户,并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一刻顺利了完成了融资帮助他们赢得了取得成功的时间以度过他们清楚看到的即将到来的难关。 本章最终告诫我们,狂热的追求新科技是正确的。但在大众洪流中被裹夹前行的时候, 我们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去抵制潮流,而是需要在洪流中不丢失自己的独立思考。 要读懂本章,你需要对以下词汇的含义与源流有所了解:新经济(NewEconomy)、马

文档评论(0)

jwjp0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