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生的敬畏之心.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医生的敬畏之心.doc

浅谈医生的敬畏之心   摘要:疾病是复杂多变的,而医学科学还很年轻,在顽强而又脆弱的生命面前,医生应心存敬畏,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以审慎的态度应用科学技术,避免成为机器的奴隶,同时要以足够的敬畏精神关注生命,关注人,矫正重疾病轻人文的理念。   Abstract: Disease is complex and changeable,but medical science is still very young. In the face of tenacious and frail life,doctors should keep revering mind,develop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take a prudent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and technology,avoiding becoming a slave to machine. At the same time,doctors should have sufficient revering spirit about life and human beings itself,and so to re-correct the traditional ideas of valuing diseases but neglecting humanities.   关键词:医生;敬畏;医学;疾病;生命   Key words: doctor;reverence;medicine;disease;life   中图分类号:R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255-02      0引言   几百年来,人类高举科学的大旗,梦想着征服自然,但时至今日这条路似乎希望渺茫: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灾害肆虐等等始料未及的变化,令我们深感生存的危机却无能为力。   医学也是这样,我们手握科学的利剑,将许多疾病的病因病理解析得清清楚楚,并能加以重复和验证,于是人类萌生征服所有疾病,普渡众生的梦想,但现实证明,这条道路不仅充满荆棘和艰险,更是遥远而没有尽头。   艾滋病、非典、口蹄疫的阴霾尚未散尽,“甲流”便无情地袭来,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大自然面前,科学和科学技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们对自然本质的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也许我们在奋勇前行的同时,更需要歇歇脚步来审视和反思自己是否以足够的敬畏之心来理解科学、疾病和生命的本质。   1敬畏医学   我们敬畏医学,因为它尚不是一门很完善的科学[1]。宇宙已经是几亿年的老人,人类只有300万年的历史,科学技术才是几百年的事情,而医学科学更是年幼得如同刚出生的婴儿,在其漫长成长的过程中,尚有无限的未知需要探索,今天已成型的理论也许几年后就被证明是相反的结论,在医疗过程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对其抱有始终的谨慎是必须的。   在战胜疾病的过程中,祖仙们经由信奉鬼神、诅咒祈祷、钻孔放血的蒙昧,艰难的熬过了巫术医学和经验医学时代,直到微生物学、病理学、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的诞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学科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医学科学帮助我们认识和治疗疾病,乃至解析自己生命的奥秘,已经到了无时无刻不在主宰我们的思维、生活乃至价值观念变迁的程度。   它一方面是通过对疾病归因的认识战胜疾病,另一方面却是通过对生命自身的解析来克服人类在自然威力和文化危机面前的不安。有效的利用科学技术来认识疾病、解析生命奥秘是医生永无终极的神圣使命,但医学科学技术本身则是既可造福又可生祸的双刃剑。   基因工程的开拓者保罗?伯格(Paul Berg)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实验中将猿猴病毒SV40的DNA与大肠杆菌质粒DNA拼接在一起,人工构成了第一个重组DNA杂交分子,而当另一位生物学家普兰克告诉他SV40具有致癌性,带有SV40的细菌大量增殖有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而产生严重的后果时,伯格即接受了建议并停止了自己的研究。   不仅如此,他立即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伯格信件”,向全世界科学家呼吁:在重组DNA分子潜在的危害尚未弄清或尚未找到适当的防卫措施之前,应自动停止剧毒物质基因及致癌基因的扩增实验[2]。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每一位医学工作者不该仅迷恋于科学技术的创造,更应该养成与之匹配的科学素养,以及对医学科学技术的敬畏之心。   2敬畏疾病   我们敬畏疾病,是因为它以其复杂多变的姿态存在于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因不同的时间都表现各异。   就连我们认为是金标准的客观检查都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另一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某些稍纵即逝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