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坡饼故事》四则
一、《为甚酥》与《东坡饼》
――原载《中国美公摭间》 余彦文整理 台湾版
二、《黄州东坡饼首传鄂州》 余彦文 余明海整理
三、《东坡写鬼赋后食东坡饼》 卢传志整理
四、《东坡饼》 丁永淮整理
一、《为甚酥》成《东坡饼》
《东坡饼》原是油酥饼。饼为盤香状,微微凸突的螺旋形,杏黄色,其间撒些红绿糖抹,入口又香又酥,味道甚佳。它是东坡初到黄州的那一年初夏,在龙王山的一户农家尝过《为甚酥》,在其基础上改制的。
元历初年,满腹经纶、才气横溢的苏轼因得罪了当朝,眨作黄州团练副使。此为有职无权的闲置官。他长日无事,乃与黄州的渔、樵、耕、读为友,伴游各地。
一日游至龙王山左,兹山固不甚高,但林木蓊蔽,野花开放其间,松鼠、嘉鸟竄跳、歌唱上下。苏公游兴极浓,一直玩到红日当顶还无归意。
到了午餐之时,山间一户农户灶烟袅袅,油炸物的香气飘到林间。苏公嗅到香气才感到口渴腹饥,准备回家,路过农户门前,被一老丈拦住,笑道:“苏学士为何过门不入,想是嫌我家贫不能待客耶!”
“苏某是闲暇无事之人,岂敢无故打扰!”苏公说道。
“能得苏学士到家一坐,是吾家之幸,请,请!”
方才坐定,老丈即到内室捧来一壶谷雨茶,一盘黄松饼。苏公也不客气,便边喝、边食、边叫好。并问:“为甚酥?叫何名,怎么制来?”
老丈道:“山野人但按家传老法制作,并不问名。学士既说《为甚酥》,就叫《为甚酥》可也。”
又一日,老丈復与苏公送饼若干个。恰逢潘生(黄冈樊口人,名大临,为隐士)送酒到赤壁。苏与潘生共饮共食,觉得那酒甚淡,笑曰:“此错著水耶!”因赋诗曰:
野饮花间百物无,杖头惟挂一葫芦。
已倾文士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那《为甚酥》何以正名《东坡饼》呢?这与苏公躬耕黄州东坡,种稻麦以自补有关。
苏公于发营地上播上麦子,在《为甚酥》老丈帮助下,施肥极多,麦苗长得非常好。到了冬月,绿油的麦苗已覆盖满地。一日,苏公外出归来,见老丈赶上十九只羊啃食他的麦苗。他非常生气,说“老丈那日供我以饼,又送我酥,今年日特来讨帐吧?”
“苏学士问何出此言?”
“要不你老何以驱羊食我麦,夺我之食?”
老丈笑道:“错了,老朽是帮你的。”然后说:“眼下已过小雪,麦苗长势这样猛,俟大雪来到,麦苗都要冻死。如此既拖地力又损苗,来春哪能多收?故老朽驱羊食之。再因羊嘴有肥,并可消毒,有助于麦苗生长。”
苏公赔笑道:“果如是言,来日当以此麦磨面作《为甚酥》以谢。”
第二年,东坡的麦子果获丰收。苏公著人磨了很多面粉的,按照老丈家的传法,再加几道工序,由夫人朝云制作出更酥更香之饼,特请老丈并潘生、郭生、马太守等友人来家共食。根据马太守的提议,改《为甚酥》为《东坡饼》。食毕,苏公一口气写下(东坡八首)。其中之一描述上述之事。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
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
投種未逾月,覆塊已苍苍。
农父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
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余彦文 整理――原载《中国美食摭闻》 台湾版 )
二、《黄州东坡饼首传鄂州》
东坡饼:湖北小吃,产于黄州的叫赤壁东坡饼,传于鄂州的叫西山东坡饼。两者的起源均与苏轼的故事传说有关,但制作方法各异,味道有别。
赤壁东坡饼:东坡谪居黄州赤壁期间,一日,黄州主簿刘唐年(亦称刘建仓)送油酥果与苏东坡。东坡食之感到甚酥,问刘:“何名?”何曰“无名”,再问:“为甚酥?”刘笑曰:“取名为甚酥可也。”又一日,有潘生(黄冈人,名大临,诗人,隐居樊口,以卖酒为业)送酒,东坡饮之甚淡,笑谓潘曰:“此酒错着水也。”一日油果食尽,酒尚有余,戏作一诗以寄潘生曰:“野饮花间无百物,杖头惟挂一葫芦。已倾潘子错着水,更觅君家为甚酥。”为甚酥原是油酥炸果?形同馓子,又酥又香,东坡很喜欢它。后人才将其命名为“东坡饼”。其制法:在盆内放精盐8克、苏打粉3.5克、鸡蛋清2只,用清水500克溶化,下入面粉l千克反复揉匀。然后置于案上搓条,揪成面剂10只,逐只搓成园砣,摆放在瓷盘中(内盛芝麻油100克)饧10分钟(冬天需l小时)。案板上抹匀芝麻油,取出面砣按成长方形薄片,两边从外向内卷成双筒状,约拉l米长;再从两端向中间卷,卷成一大一小的两个园饼,叠起,又在盛油瓷盘中饧5分钟。小锅置中火上,下芝麻油2.5千克(实耗800克)烧到7成热,将饼平放锅中,边炸边拨动,待其浮起,翻面再炸,同样拨动。饼呈金黄色时捞起装盘,每只撤白糖45克。此饼翻卷如花,酥脆香甜。
西山东坡饼:黄州对岸的鄂城,有座风景清幽的西山,苏轼常去游玩。山上的灵泉寺住持应远以油酥果款待东坡。东坡笑向:“此果何以与黄州刘主簿家制果同味。”应远笑答:“实不相瞒,乃为本寺蓝院达观从刘家学得。”不过灵泉寺僧用灵泉水和面、油煎而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