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泗州戏当前生存发展走向.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泗州戏当前生存发展走向.doc

浅谈泗州戏当前生存发展走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文化艺术也随之大量流入,电视、网络、现代歌舞等新的文艺形式,汇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相互碰撞,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审美情趣,使戏剧这一古老传统艺术观众日趋减少,城市剧场出现“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窘境。泗州戏――这朵中国戏剧百花园中的小花,自然难以幸免,专业剧团生存困难,难以为继。笔者所在的县泗州戏剧团就曾出现一天只卖出七张票的尴尬局面,远不及一个摆茶摊的一天收入,令人哭笑不得又思之心寒。该剧团不久即停演解体,人员分流。戏剧滑坡是严峻的现实。   泗州戏是安徽很有影响的地方剧种,流行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和沿淮一带,它和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出一源,是深受农村群众欢迎的民间艺术。现在,专业泗州戏剧团少了,但许多地方的民间剧团却红红火火。笔者认为:在戏剧出现危机的今天,泗州戏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希望就在生它养它至今还爱恋着它的农村那块热土上。   一、泗州戏是源于这块热土上的乡音。   泗州戏是从农村的民歌号子发展衍变而来,唱腔优美,语言朴实,演出的多是传统剧目和农村生活小戏,给庄稼人带来生活的欢乐和情趣,深受农村群众的喜爱,有着“拉魂腔”的美誉。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年代,泗州戏的美妙音韵仍在江淮大地上流淌。农民们不管什么“封资修”,逢高兴就来它几嗓子。农民以朴素的话语说:“什么这个戏那个戏,这就是我们的样板戏!”农民喜爱泗州戏,更爱的是他们几辈人痴迷的泗州戏演员名角:李宝琴、霍桂霞、“大毛子”(魏月华)、“二英子”(左银芝),还有许多丑角、彩旦,说起来绘声绘色,如数家珍。这些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泗州戏的艺人,演艺精湛,扬名乡里,是农民心中的艺术偶像、“草根明星”。在农村,很多人只要听说哪里唱泗州戏,特别是有名角上场,就是跑上十里八里也要去看,有些“戏迷”常跟着戏班子看上十天半月不回家。在泗州戏流行的区域,泗州戏许多优美的唱段脍炙人口,百听不厌,长期流传,成了别具特色的“流行歌曲”。农民对泗州戏特有的乡恋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稳定传承,形成一个庞大的观众群体。这是泗州戏在农村仍有鲜活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二、泗州戏的艺术品位,与农民朴实的文化心态相适应,在农村仍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富民政策使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的生活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路上迈进,城乡差别还有很大程度的存在,许多新的文化娱乐形式还没有“入侵”普及,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农民文化生活的很大空间,这种经济文化现状为泗州戏留下广阔的市场。再者,当前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尚有文盲存在,青少年文化程度不高,加之受到地域交通等条件的影响,接受新生事物和艺术审美观念转变比较迟缓。因此,适合上演通俗传统剧目和生活小戏的泗州戏正适合他们的口味。他们是泗州戏在农村的基本观众群体,并且在短期内不会锐减。   三、泗州戏的传统剧目和演出形式、艺术特色,农民乐于接受。   目前,活跃在农村的泗州戏剧团多为业余草台班子,具有人员少、投入低、剧目精、转场方便的特点。在这些业余剧团中,几乎都有县级专业剧团退休的老艺人加盟,成为骨干中坚力量,这对培养新生力量和传承泗州戏艺术意义甚大。泗州戏上演的传统剧目和生活小戏深受群众喜爱。这些剧目在当地上演虽然已经多年,但仍然具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有些剧目剧情悲苦,常常是台上演员哭着唱,台下观众泣声一片;有些剧目剧情幽默,使观众笑声迭起,在愉悦中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剧中故事所宣扬的忠孝节义、伦理道德,虽然主题陈旧,但十分贴近群众生活,在大力提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仍不失有进步意义。特别是有些剧团上演现代生活小戏,最受农民欢迎。凤阳山下有一个小山村,一户农民卖松毛子发了财,便请来戏班连演数日娱悦乡邻。有时还会出现几家农户抢戏班的动人场面,充分反映了泗州戏在农村市场的乐观前景。   把农村作为泗州戏演出的主战场意义重大:一是可以弘扬普及泗州戏艺术,巩固中老年观众队伍,培养青少年对泗州戏艺术持续性欣赏兴趣,填补观众欣赏兴趣的“代沟”,使泗州戏观众队伍得以延续和壮大,延缓减少现代新文化娱乐形式对传统戏剧的冲击,有利于泗州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传承。二是泗州戏到农村去,演员可实地了解农村新变化,了解农民对泗州戏创新改革的要求,投身火热生活,丰富自身体验,积累创作素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泗州戏浓郁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增强泗州戏对当代观众文化心态的适应性。三是剧团到农村,必然会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可以和农村的喜爱泗州戏的青少年接触,可以发现新苗子,培养新生力量、戏剧骨干,为泗州戏持续性发展作出贡献,使泗州戏这朵民间戏剧艺术之花,永远扎根在生它养它爱它的农村热土中,世代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作者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