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一单元知识点总结.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上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长江之歌 1.词语解释: 风采:表现在外的景象或态度。表示风度神采。 依恋:留恋,不忍分离。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飞扬的灰土。 磅礴:气势盛大,雄伟。形容词。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动词。 源泉:泉源,比喻事物的源头 2.详解题目 《长江之歌》中的“歌”是歌颂的意思,题目的含意是歌颂长江的歌。 长江——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全长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最后流入东海。 3.品读课文 这首抒情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作曲者王世光,作词者胡宏伟,形象地描绘了中华母亲河——长江。作者用第二人称的口吻,用拟人的写法,诗化了长江的形象。全诗一共两个小结,第一节侧重写实,从空间角度入手,第二小节侧重象征的意义,从时间角度入手。 (1)第一小节,领悟长江的源远流长、壮美多姿。 诗句从长江的发源地雪山写到归宿地东海,其中从春潮、惊涛中感受到长江的壮美多姿。 (2)第二小节,感悟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 “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古老悠久。 “巨浪荡涤着尘埃”,“涛声回荡在天外”——气势磅礴。 4.回顾全文 整首诗围绕题目的“歌”字展开,同时使用比喻、象征、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描写,表达对长江、祖国的无限依恋、热爱之情。我想用一泻千里,气势磅礴,古老悠久等成语赞美我心中的长江。 5.回忆全文 (1)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1)“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2)“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3)“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2)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1)“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2)“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6.长江古诗词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二.五彩池 1.词语解释: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也常用来形容奔驰速度快。 小巧秀丽:小细而灵巧美丽。 玲珑多姿:灵巧精致而多样。 漫山遍野:遍布山冈和田野。形容数量多,覆盖面积大。 铺展: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 凝结:1)液体变为固体或气体变成液体。2)比喻人的思想感情凝聚或集结。 折射:返转,回转光线。 2.整体感知 《五彩池》是按作者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想这条线索来写的。采用总—分—总这种常见的文章结构。 ·赏五彩池的美 1.池美——美在小巧秀丽、玲珑多姿。(3自然段) 这是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和排比三种修辞手法把池水小巧秀丽、玲珑多姿的美丽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2.水美——美在鲜艳多彩。(4自然段) (1)池水色彩丰富 (2)池水颜色变化多端。 ·寻五彩池的奇(5自然段) 原因之一是池底的结构:长着许多姿态各异、高低不同的石笋。 原因之二时阳光折射的作用:阳光射到池底,它就像高低不平的反光镜,显出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 3. 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 答: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三.七月的天山 1.详解题目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2.品读天山 (一)作者为我们描述了独具风韵的天山之夏,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1)天山的水(3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山比作白缎,把云影比作银灰色的暗花,写出了雪山的高大、洁白的特点;还把融化的雪水比喻成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比喻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见景象多么壮观、美丽。 2)天山的密林(4自然段) 准确的写出了天山的原始森林枝叶繁茂的特点,读起来别有韵味,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漏”下来,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 3)天山的野花(5自然段) 文章中第五自然段从颜色、形状、数量等方面描写了天山的野花,这些野花具有颜色美、色彩艳、形状大、数量多的特点,作者不仅运用比喻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将

文档评论(0)

zefm2pj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