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分析

08高考回眸【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07高考回眸 12、阅读下面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7、对比 把相对相反的两个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使双方特点更加鲜明。 10.通感 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融起来. 通感: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将听觉形象的笛声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梅花。由梅花飘洒似的笛声的听觉之美引出梅花的视觉之美。 客思【贾岛】 促织声尖尖似针, 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 惊觉眠童与宿禽。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借景抒情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全篇写景,但惜别之情充溢其间。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是如何表现惜别之情的? 练 习 巩 固 课堂综合提升训练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同即可)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绝句(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1)诗中_____________二字是全诗之纲,概括地说明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客愁 饱受乱离客居他乡的郁愁心绪) (2)此诗在情与景表现方面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简要分析。 (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烦恼忧愁。) * * ??? 比喻、反复、拟人、借代、通感 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反语 诗歌常用修辞手法 【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将花比作美人,深夜怕花睡去,点上红烛去欣赏芳容,表达对海棠花的无限喜爱之情。 【重庆卷】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凉月如眉挂柳湾”: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日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越中山色镜中看”: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也衬托出月光的明洁。 1.比喻 突出事物特征,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2.比拟 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更富有情趣。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文档评论(0)

105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